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乐府诗集 > 新乐府辞(3/10)

新乐府辞(3/10)

【注释】

①延秋门:唐宫苑西门。出此门,即由便桥渡渭水,自咸阳大道往马嵬。②高准:高鼻。③豺狼在邑:指安禄山在洛阳称帝。④龙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⑤今何愚:指哥舒翰率朔方军二十万为安禄山所败。⑥已传位:指唐玄宗传位给肃宗。⑦花门剺面请雪耻:肃宗即位后,与回纥修好。回纥又称花门。依匈奴风俗,在宣誓仪式上割面流血以示诚意。南单于在后汉光武帝时曾遣使称臣,此处借指回纥。⑧狙:猕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会暗中侦视。⑨佳气:指陵墓间郁郁葱葱之气,原是旧时堪舆家的风水之说。⑩无时无:意谓随时都有中兴的希望。

【译文】

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个不停。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个不停,屋中的达官们以为是胡人来袭而吓得逃离了家。玄宗出奔,折断金鞭又累死九马,皇亲国戚来不及和他一同驱驾同奔。有个少年,腰间佩戴玉玦和青珊瑚,可怜啊,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千问万问,总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只说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家奴!已经有一百多天,逃窜荆棘丛下,身上无完肤,遍体伤疤。凡是高帝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龙种与布衣相比,自然来得高雅。豺狼在城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王孙啊,你一定要珍重自己的身世。在十字路口,不敢与你长时交谈,只能站立片刻,交代给你重要的话。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太子,南单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他们个个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缉拿。多可怜啊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赏析】

本诗作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进犯长安后几个月。自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占领长安后,杀戮了唐宗室霍国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里所哀的王孙是侥幸逃出来的。诗中既写了唐宗室逃离长安时连子弟都不能相顾的惊恐和王孙流落时的哀伤,也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切同情和对肃宗的希望。诗人当时还没有从长安逃出,因而其景其情能写得这样逼真。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原文】

卖炭翁,伐薪①烧炭南山②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③?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④冰辙⑤。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⑥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⑦。手把文书口称敕⑧,回车叱牛牵向北⑨。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⑩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①伐薪:砍柴。②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③何所营:派什么用途。④辗:同“碾”轧的意思。⑤辙:车轮辗出的痕迹。⑥翩翩:轻快得意的姿态。骑:骑马的人。⑦黄衣使者白衫儿:唐朝的宦官品级较高的穿黄衣,无品级的穿白衣。⑧敕:皇帝的命令。⑨牵向北:唐代皇帝的宫殿在长安的北边,牵向北,指把炭车赶向皇宫。⑩系:挂。直:同“值”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中休息。两个骑马的人轻快地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做炭的价钱。

【赏析】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其受害者当然不止一个卖炭翁。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物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

桃源行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