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山寺寻找皎洁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赏那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新玩游?
【赏析】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春色的客观的把握、总体的描绘,来表明“江南好”那么第二、第三首便是通过突出描绘苏、杭这两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了。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象,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钱塘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其三
【原文】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①;吴酒一杯春竹叶②,吴娃双舞醉芙蓉③。早晚④复相逢!
【注释】
①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②竹叶:酒名。③娃:美女。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④早晚:犹言何时。
【译文】
江南的回忆,其次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赏析】
最后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①,闻郎江上踏歌②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④。
【注释】
①江水平: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②踏歌: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始于汉代,是有记载的歌舞相合的民间自娱舞蹈形式。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盛行。③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译文】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