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0月底,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来西亚的邀请函。上边写着,因为我们这个地方的
用菌生产很有成效,人家邀请我们去
来西亚参观考察,
联系人是鸭
市的一个叫周守信的。我不禁怦然心动。由于镇矿产办的负责人甄诚友曾经跟我商量过多次要走
国门的事情,我就把他叫来,商议去
来西亚一趟,目的是
去推销香菇。
据我们上次在广州等地的考察,知
东南亚是
用菌的集散地,价格相当
,值得
去考察一下,同时了却一下走
国门的心愿。
在多因素才能促成。在参观的人中,看上去都很虚心,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天知
有人是不是来挑刺找
病的?
就这样,在没完没了的接待应酬过程中,虽然是照不同层次用不同人员陪同讲解,但上边来人,还得我亲自讲述。我自己介绍的次数多了,早没有了祥林嫂的那份耐
,一天比一天觉得发烦,每次接待下来,心里虚得就像白鸽面包,又好像是
了亏心事一样。
下边的工作分两块行,一块是我们通过县公安局、市公安局以及到省公安厅办理
国的因私护照。这
因私护照一
五年,比其他公派或者旅游
国的护照有用得多。至于签证,则由周守信负责到广州的
来西亚领事馆办理。
因为镇里经常是“罗锅腰上树——前(钱)缺”要国可是一个大动作,用公款肯定有人告状,说书记是游山玩
,公费旅游,
去十几天,洋味没有沾上,倒惹得一
臊气。于是,必须另辟蹊径,解决经费问题。我们能够想到的
办法是,由我们自己
资,采购上一千千克左右的香菇,直接带上到那里去推销。
一直劳到农历腊八早上,我们才从范城
发。经过二次烘
后,一千多千克香菇就只有九百多千克了。为了快捷,我们不乘火车,把这些香菇装在一个去广州的客车
上的货架上,我们就坐在车内,星夜向广州兼程。
想好以后,我先向县委徐泽厚书记请示,他表示同意。然后让甄诚友和那个鸭市的周守信联系,周守信很快就来了
河,我们
行了
谈,从中了解到不少信息。他这个人多次去过
来西亚,在那里已经建立了相当
厚的人缘基础,有了不少朋友。他说,当地的华人华侨占60%以上,多是福建一带的移民,对大陆去的考察观光人员十分
情。
国办签证,必须有对方的邀请函才能被批准,他就能够从朋友那里搞到这
邀请函,给我们的那个邀请函其实就是他从报纸上看到
河的香菇生产量很大,特意要求
来西亚的朋友寄来的。我们又到他在鸭
的家里看了一下,老婆孩
和全家众多的在各个时期的合影照片,打消了我们的疑虑,确信他不是一个骗
,于是决定由他帮忙,办理
国事宜。
另一块是收购优质香菇。为了收购这一千多千克香菇,可把甄诚友忙了个一佛壳、二佛升天。通过周守信从
来西亚电传来的零售价格,我们测算,如果带去的这些香菇全
脱手以后,不仅可以包着路费,回到广州,还可以买一辆十来万元的小轿车开回来。
于是我俩抱着发一个小财的憧憬,滋滋地筹办着一切应该准备的东西。我亲自拍了一些香菇生产的照片,又起草了一个广告,题目是“来自中国的山珍——香菇”写了一通简约的文字,把香菇夸成了鲜
、人参和黄金,又请县第一
中的名牌英语教师翻译成英语文本。在商定译文中间,才知
那些
鼻梁、蓝
睛的外国人都是一些笨家伙,那么多品
的
用菌,他们只用了一个词汇——“mushroom”表示,仔细想想,也许是够形象的“小伞”、“房屋”的意思。我当时心里凉了半截,由此看来,西洋人如此瞧不起
用菌类,肯定不会喜
吃这东西。事实证明,不要说西洋人不懂得吃
用菌,就连
来西亚本土的东南亚人
,也不懂得这些东西能吃,喜
并敢于
用这
东西的人,依然是我们这些黄
肤、黑
发、黑
睛,
复杂的华夏
孙。
一路上,我们走了一天两夜,在汗、、汽油的混合空气中,在又渴又饿,又颠又挤,坐卧不是的环境中生存,可把罪受大了。好在诚友给车主讲过我是一个官员,又有甄诚旗、诚星两个弟兄送我们,人多势众,车主很够客气,让我始终挤在车
的前边,多多少少有一
活动空间。看看有几个
去打工的年轻女孩
,也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鲜
饱满的
脯与男
汉们的前
后背不停地争夺生存空间,把后天赋予的那
廉耻之心都挤没有了,才想起“蚁民”这个词来,心里真为芸芸如蚁般的黎民哀叹。又忽然想起老画家方成的一幅漫画:一个
纱帽
那个时候,还没有整治超载这一说,因此,我们乘坐的这台车内,人满为患,如同罐瓶里的沙丁鱼,挤死挤活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是小车来小车去的,与公共
通久违了,没想到这一次当一回“国际商人”竟然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