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就像是在灰尘里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怎能超凡脱俗?处理世事不懂得该退却时就退却的道理,就像飞蛾扑火、公羊顶墙那样,怎么能得到安宁快乐?
读书做学问的人要除掉杂念,集中精力专心搞研究;如果立志修养品德却又追求功名利禄,必然不会有真实造诣;如果读书只对吟咏诗词感兴趣,那一定不会深入内心。
每个人都有仁慈之心,从这个角度来讲,维摩诘大士和屠夫、刽子手的佛性是一样的;如果悟出真正的人生趣味,住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和住简陋的茅草屋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由于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至于错过了慈悲心和真趣味,使这些原本唾手可得的慈悲心真趣味变得遥不可及了。
凡是进德修业、磨练心性的人,必须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若对外界的荣华富贵有所羡慕,就会被物欲所迷惑;凡是治理国家、服务人群的人,必须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淡泊胸怀,假如一有贪婪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险恶深渊。
肝脏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见。病体虽然生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内脏,但病症必然发生在人们所能看见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想在明处没有过错,必须做到在别人看不到的细微处不犯过错。
人的幸福莫过于了无牵挂,人的灾祸莫过于心思繁多。只有事情繁多的人才知道事情少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心性平淡的人,才知道心事繁多是最大的灾祸。
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坚持原则;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灵活圆滑;当国家行将衰亡时,待人接物就应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人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人应宽严并用。
自己帮助了别人不要记在心上,但自己对别人的过错却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不能忘记,但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则必须忘记。
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读圣贤书、学古人训,否则,看见一个善良行为就悄悄用来满足私欲,听闻一个善良言语就用来掩饰自己缺点,这就等于借给敌人武器又送给强盗粮食一样。
奢侈的人即使再富有也不满足,还比不上节俭而略有赢余的穷人幸福;能干的人虽然出力很多反而招来怨恨,还不如愚笨的人安闲无事而能保全纯真的本性。
读书不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精义,只能成为一个写字匠;做官如果不爱护百姓,就如同一个穿着官服的强盗;只传授学问却不注重身体力行,那就像一个只讲理论而缺少修行的和尚;创立事业而不想积累功德,那就像一朵艳丽却很快凋谢的昙花。
人人心中都有一部真文章,可惜被各种残缺不全的书给禁锢住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美妙的乐曲,可惜被一些妖邪的歌声和艳丽的舞蹈埋没了。读书人必须排除一切外物的影响,直接寻觅自己的本性,才能获得一生受用不尽的真学问。
苦苦用心之中,常有愉悦之情;得意时会想到失意时的悲哀。
一个人的富贵荣华名位声誉,从高深的道德修养中得来的,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的花草,繁衍不绝;从建功立业中得来的,就如同种在花盆中的花草,只要稍微移动,花草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若靠权力得来,就如同插在花瓶中的花没有根基,很快就会凋谢。
坚守道德规范的人,只是寂寞一时;依附权势的人,会永远凄凉。通达事理的人能察觉到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顾及死后的名誉,宁愿承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春天到来的时候,天气和暖,就连花草树木都争相为大地铺上一层美丽的景色,飞鸟也唱出几句美妙的歌声。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若能侥幸出人头地身居高位,又能衣食无忧,却不肯为后世留下几句好话,做上几件好事,即使他活到一百岁,也如同一天都没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