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宋书 > 卷九十五(8/10)

卷九十五(8/10)

朝拜,到我这里赴宴,坐而论道,不用再亲自处理麻烦政务。我命令皇太子接我的班,处理国家万事,总管百官,再选举贤良之士,放在各个职位上,他们都必须用年轻后来的才干之人,广泛打开选举人材的途径。因各人的具体才能加以赏罚,所以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主持的人明确制定法规宣布施行。”于是从王、公以下的人上书太子都称臣,奏疏的首尾和以前的表相同,只有用白纸是不同的,这年,拓跋焘征讨柔然,大败而还,死的人十有六七,但他不许死者家属进行哀悼活动,违犯的人便杀掉。

二十三年(446),魏人安南平南府又给兖州府写信,因为南方设置侨郡州县,而不按照本身的名称,滥用北方的名称,又想游猎具区,兖州府一一驳斥。

这之前,魏国流传一个谣言“灭魏者吴也”拓跋焘非常厌恶这句话。二十三年(446),北地泸水人盖吴,年满二十九岁,在杏城天台举兵造反,各少数民族纷纷响应,有十多万人,拓跋焘听说盖吴造反,厌恶他的名字,多次派兵镇压他们,总是失败。盖吴上表宋朝说:

“自从朝廷南迁,中原祸乱相继,两京落入了敌手,豺狼纵横道路,人民惨遭屠戮之苦,故都遇涂炭之痛。我作为平庸的边民,仗义而起,乘敌人快要天亡的时候,借助二州复仇的怒火,在天台起义,南达到了咸阳雍州一带,义兵如风,普天响应,威风大振,土卒英勇,不用一天的功夫,便使敌人闻风丧胆,在函关歼灭魏兵,在秦中横扫索虏。如果不是仰仗宋朝的威望,顺从人民的意愿,怎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果。

“今天平城的残暴政权,与柔然激战不停,东西不能兼顾,敌人兵势不能相结,长安成了一座孤城,河洛一带的城池无人看守。平阳的两个小丑,世世代代连接土地,拥率他们的部落,控制五万士兵,在东方的潼关屯驻,在我们这里寄存了人质。我私下命令安西将军常山白广平在高平统兵,然后进军。。陇一地。北方的护军统帅兵马车骑,手握刀箭,长驱直进。胡兰洛生等几千部众,准备出击魏人军镇。我们这里的所在居民,日夜仰望皇上大恩。我们诚恳希望陛下挑选一路兵马,直指河南陕州。赐给我名号,赏给器械,进则可以抵抗凶恶的魏寇,捣毁他们的老巢,退则可以显示国家的恩德,镇慑故日的都城,让中原的故都有欢迎朋友的佳音,荒远的人民带来复活的希望。这里诚恳地派我的使者赵绾送上疏表,显示我的一片赤诚心意。”

拓跋焘派出的军队多次失败,于是亲自统率大军围攻盖吴。盖吴又上表说:“臣子我听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当年中原失去统治,九州分崩离析,成群的魔鬼在天国城邑中如小山般横行,凶煞们在四海内恣意。先帝善心大发,同情中原人民,在长安剪灭羌族伪政权,洗除黎民荼炭,政治教令远扬,人民才得复苏。不幸的是天老爷没忘记祸乱,战祸再起,犭严狁的异族重新猖狂,侵辱中原,使长安变成了豺狼的天堂,邺城洛阳成了蜂蛇的渊薮,生灵荼毒,灾祸降至百姓身上。凡是能谈话的男女,无不恨而且怨。仰头南望,希望得到拯救,好比是大旱之望云霓,赤子之望双亲。我仰望皇恩很长时间,以正义讨除暴虐,使东西连接,南北结党,五州百姓同盟同心,不断发誓报仇。可幸凭着朝廷声威。千里之内人民响应,指望铲除荆棘,等待朝廷军队的到来。义兵刚到,敌人无不溃败。魏主拓跋焘于二月四日竭尽全力,与我的部队相互僵持,短兵交接,无日不战,现已杀敌超过一半,尸横遍野。我迫切希望皇上特别派一支奇兵部队,迅速接济于我。如果皇上威风一立,足以让奸滑的魏寇溃败而逃,遗民大小老幼,都获得再造之恩。”

太祖下诏书说:“北地人盖吴,在秦川起义,华夷响应奋发义勇气概,多次打败敌军,又派人贡上表疏,在远方效忠朝廷,发誓要消灭魏寇,以建立功绩。应该给他们加上官位爵号,褒奖他的忠诚,可以让他当使杖节,都督关陇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北地郡公。命令我们的雍州和梁州派兵到边界上,声援帮助盖吴。”

拓跋焘不断进攻盖吴,大小数十战,仍不能打败他。文帝派人送雍梁二州所统管的郡县和金紫以下的各将的印绶共一百二十一面给盖吴,叫他随机选用。盖吴手下的屠各叛变,他亲自攻击,被散箭击中死了,他的弟弟盖吾生率残部进入木面山,不久都被打败了。

当年,太原百姓颜白鹿私自进入魏国荒地,被魏人捉住,魏相州刺史想杀掉他。颜白鹿说:“青州刺史杜骥叫他作使者投降魏国。”相州刺史送颜白鹿到桑乾的平城,拓跋焘高兴地说:“那是我的舅舅家的人。”叫他的司徒崔浩写信给杜骥,派司徒祭酒王琦带信随同白鹿南归,派堂弟高梁王用重兵接纳杜骥,到了太原郡内,进攻在历城的冀州刺史申恬。申恬击败敌军。杜骥又派他的宁朔府司马夏侯祖欢、中兵参军吉渊迅速前往赴援。敌人破坏掳掠太原,得到四千多人,牛六千多头。不久又侵略兖、青、冀三州,一直到清水东岸,杀死杀伤了很多人。

文帝想改变自己的经国大略,给大臣们下诏说:

“我少年时广泛阅读古书,比较喜欢做文章,在玄妙的著作中遨游,在华丽的文章中徜徉,总是手不释卷。从接触世事以来,必须兼顾家庭和国家,虽然每天不停地工作,终究不能做得完满。但是天下没有统一,兵连祸结,水旱常有,想起人民的痛苦,我便更加忧虑,加上疾病稍稍加重,早年志气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消损,作诗的成绩,因事废弃。残酷魏寇和无常匪盗,使人民涂炭,北望中原,不能忘记对中原人民的拯救,总想总结群策群谋,扫清逃窜的索虏,这些感慨的袭来,便成这首短诗,众爱卿为国谋划,也应该把这装在自己的心怀,诗是这样的: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崇替非无征,兴废要有以。自昔沦中畿,闞焉盈百祀。不者见南云阴,但见胡风起。乱极治必形,涂泰由积否。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无令齐晋朝,职愧邹鲁士。”

当时边疆上的百姓,常常相互侵犯或盗窃对方的财物。二十五年(448),魏人宁南将军、豫州刺史北井侯若库辰树兰写信给豫州刺史说:

我没有才德,但是蒙受国家的光荣宠待,担当边防的重任,管理人民,宣扬政治和教化,统辖万里,虽然竭尽忠诚,仍然未能叫上面的教化普及到下面,而下面的情况为上面所了解。后来,边疆人民侵扰不安,互有反叛,不再为害,自招灭亡。我们的被判处死刑的,像逃窜的野鸡野兔,南入宋国境内,集中叛党,多次做下侵掠的勾当,杀害善良的百姓,抢劫钱财,成为人民的大害。我们这边的疆界和你们的相连,两国百姓的村落,烟火相接,互相来往,麻烦常有。所以江南的罪人到北方,北方的奸人逃到南方。彼此相似,月胜一月。奸诈之徒,屡屡得到侵略的好处。虽然绳之以重法仍不能禁止。我常明令有关部门,追究这些弊端问题的根源,但是你们国家的刺史和太守,放纵他们而不加管理,于是使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致困扰我们的疆场,好比是虫虱疥疮,虽不是大病,但都叫人终年不安。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