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梁书 > 卷四十九(6/7)

卷四十九(6/7)

交。从此之后,何逊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歌,范云见到之后就都加以赞赏。范云对自己亲近的人说:“近来看这些文人的诗文,质朴的就如同儒生讲经书,靡丽的就有些伤风败俗;能够容纳天地的灵气,包含今古的道理,衹是在何生的诗文中见到。”沈约也喜欢何逊的诗文,他曾经对何逊说:“我每次读到你的诗,一天反复多次,还不能尽兴而止。”何逊被名流称赞竟到了这样的程度。

天监年间,何逊从家中出仕任奉朝请,迁任中卫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建安王喜爱文学之士,每天与他们一起游乐宴饮,建安王迁任江州,何逊还是掌书记。何逊回京城任安西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因为母亲守丧而离职。服丧期满,何逊被除授仁威庐陵王记室,又随王府到江州,没多久就去世了。东海王僧孺收集何逊的诗文汇成文集八卷。

当初,何逊的诗文舆刘孝绰的诗文都被世人看重,世人称他们为“何刘”世祖写文章评论何逊说:“诗多而显示才能的是沈约,诗少而显示才能的是谢跳、何逊。”

当时有会稽虞骞,精于写五言诗,名声与何逊相等,官职当到王国侍郎。以后又有会稽孔翁归、济阳江避,两人都任南平王大司马府记室。孔翁归也精于做诗。江避博学,并且有思辩之才,他另外又给《论语》、《孝经》作注。这两人都有文集。

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他是晋侍中钟壁的第七代子孙。他的父亲钟蹈,齐时任中军参军。钟嵘和兄长钟岘、弟弟钟屿都十分好学,善于思考,明辨事理。钟嵘在齐永明年间为国子生,通晓《周易》,卫军将军王俭领国子祭酒,他对钟嵘颇为赏识,并极力举荐。钟嵘被举为本州秀才。初出仕任王国侍郎,迁任抚军行参军,出京任安国令。永元末年,钟嵘被除授司徒行参军。天监初年,礼制法规虽有改变,但事务繁忙,日不暇给,钟嵘于是上书进言说:“永元年间的祸乱,起因在于随意对待朝廷的爵位,勋不是参加战争获取,官依靠贿赂取得。挥洒金银就能取得九卿职位,凭藉请托信件就能跻身军官行列,骑都尉充塞街市,中郎将满街满巷。身穿官员的服饰,还干着奴仆的事情;职务虽说是黄门、散骑之类,还亲自承担衙吏的差事。名实混淆,没有比遣更厉害的了。我认为军官假如是累代士族,他家自有名望,如果祇是依靠这点得到爵位,那就全都应当削除,以使那些贪求利禄之徒引为鉴戒。假如是仕宦之家,寒素出身,就应当准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门第在仕途尽力,不应当空授军中职务,致使清贵之职泛滥。假如是侨居的北方人任职,应加存问安抚,但应严格控制他们的俸禄,禁止他们妨碍政务,衹是授予虚职而已。我衹是尽心竭力,进献自己的愚忠,不考虑众人的议论。”高祖命令把遣份上书交给尚书省施行。钟蝼迁任中军堕丛王行参军。复旧眶芦五盐出京到盒擅任职,把钟蠖提拔为宁朔记室,专门掌管文书。当时居士何胤在若邪山中筑造石室,山洪暴发,冲走石头和树木,衹有何胤逭石室没被冲毁,萧元简命钟嵘作《瑞室颂》表彰宣扬遣件事,文辞十分典雅华丽。钟嵘又被选授西中郎晋安王记室。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