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梁书 > 卷四十八(8/10)

卷四十八(8/10)

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衹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衹用蔬食的习惯。

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迁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王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柩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天监二年,严植之被任命为后军骑兵参军事。高祖下韶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翘遘,学生常有数百人。屋擅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因此而困乏。严植主死后,丧柩没有地方寄放,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

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主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擅之间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臀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逭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一次曾沿着挝坛行路,见到一个病人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很重而且危险,雇佣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严植之撰写了《凶礼仪注》四百七十九卷。

贺瑒字德琏,会稽山阴入。他的祖父贺道力,精通《三礼》,在宋时任尚书三公郎、建康令。

贺瑒从小继承家学。齐时沛国刘献为会稽府丞,见到贺埸,对他的才学十分惊异,非常器重他。刘献曾经与贺场一同拜访吴郡张融,刘献指着画笔墨对张融说:“这个年轻人心智聪明灵敏,将来会成为儒者的宗师。”刘献回到京城之后,推荐贺瑒为国子生。贺瑒被荐举为明经,祭酒,不久又兼国子助教。先后担任奉朝请,太学博士,太常丞,遇到母亲去世离职。天监初年,他又任太常丞,有司荐举他研究宾礼,高祖召见他讲说《礼》的经义,对他的学识深感惊异,下诏命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参预在华林园讲经。型2四年,刚刚开设《五经》学馆,命贺场兼《五经》博士,专门下韶命贺场为皇太子定礼,撰写《五经义》。贺场熟悉礼及有关旧例,当时产担正在改定创制礼乐制度,贺场提出的见解,多数被直狙采用施行。玉监七年,画逊被拜为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天监九年,贺场患病,直担派医送药,常常探问。贺埸在学馆中去世,死时五十九岁。贺场着有《礼讲疏》、《易讲疏》、《老子讲疏》、《庄子讲疏》、《朝廷博议》共敷百篇,《宾礼仪注》一百四十五卷。贺场对于《礼》尤其精通,他的学馆中学生常常有数百名,弟子参加明经对策的有数十人。

贺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贺革字文明。从小通晓《三礼》,到成年之后,广泛研究《孝经》、《论语》、《毛诗》、《左传》。初出仕任晋安王国侍郎、兼太学博士,侍湘东王读。高祖命他在永福省为邵陵王、湘东王、武陵王讲解礼。贺堇逐渐迁升为湘东王府行参军,转任尚书仪曹郎。不久又被除授秣陵令,迁任国子博士,在国学讲授的时候,学生常有数百人。贺革出京任西中郎湘东王谘议参军,兼任江陵令。湘束王开始在王府中设置学校,命贺革领儒林祭酒,讲授《三礼》,荆楚一带仕宦之家来听贺革讲授的人很多。贺革前后两次作南平郡监,百姓官吏都对他感恩戴德。不久,贺革被加授贞威将军、兼平西长史、南郡太守。贺革生性非常孝敬,常常因为贪求俸禄代替耕种、不能在双亲健在时适时供养而遣憾。所以贺革在荆州历任郡县长官之职,得到的俸禄,不给妻子和孩子,专门留存,准备回乡建造寺庙,以表达自己思念父母之情。大同六年,贺革在任职期间去世,死时六十二岁。

贺革之弟贺季,也通晓《三礼》,历任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积累功劳升迁为步兵校尉,中书黄门郎,兼著作郎。

司马筠字贞素,河内温县人,他是晋骠骑将军谯烈王司马承的第七代子孙。他的祖父司马亮,宋时任司空从事中郎。父亲司马端,齐时任奉朝请。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