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梁书 > 卷四十一(6/7)

卷四十一(6/7)

萧洽年幼时聪慧有悟性,七岁时诵读《楚辞》,便大致流畅不误。成年之后,他喜爱学习,广泛地涉猎各种书籍,还擅长写文章。齐永明年间,他为园子生,被皋为明经,从家中征召出来任著作佐郎,升任西中郎外兵参军。天监初年,他任前军鄱阳王主簿、尚书口部郎,又升任太子中舍人。萧介出京任南徐州治中。南徐州是靠近京城的重镇,有官吏敷千人,先后在此任官的都成了巨富。萧洽到任,清廉奉公,别人的馈赠一律不接受,妻子儿女免不了挨饿受冻。他回京任司空从事中郎,任建安内史,因事获罪被免职。过了很久,他被重新起用任护军长史,北中郎谘议参军,升任太府卿,司徒临川王司马。普通初年,趸迨被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因公事而免职。过了不久,他又任通直散骑常侍。萧洽年轻时有才气,文思敏捷,高祖命他写的回台、两座寺庙佛塔下的铭文,文辞都十分优美。普通二年,他升任散骑常侍,出京任招远将军、临海太守。他为政清廉公正,不崇尚威严凶猛,百姓都感到很安适。他回京被授任司徒左长史,又奉旨撰写《当涂堰碑),文辞也丰赡华丽。普通六年,萧洽在任上去世,死时五十五岁。皇上下令出殡时京城举哀,赐钱二万、布五十匹给他家办丧事。萧洽着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褚球字仲宝,河南阳翟人。他的高祖叔度,宋时任征虏将军、雍州刺史。他的祖父褚暧,任太宰外兵参军。父亲褚绩,任太子舍人。这几人都娶了宋朝的公主。

褚球年少时父亲去世,家中贫穷,但志向专一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宋建平王刘景素,在丞銮年间被诛减,衹留下一个女儿还活着。他的老部下何昌珝、王思远听说褚球清高坚贞,便把这女孩嫁给他,接着为他播扬名誉。褚球在齐时出仕,起初任征虏行参军,不久代署法曹,升任右军曲江公主簿。褚球出京任溧阳令,在任清正廉洁,衹是靠俸禄为生罢了。后又被授任平西主簿。

天监初年,褚球升迁为太子洗马,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他出京任建康令,居母丧离职,后来朝廷要他在服丧期间夺情起复,就任原职,他坚决推辞不肯就职。服丧期满后,他被任命为北中郎谘议参军,不久升任中书郎,又兼中书通事舍人。褚球又被授任云骑将军,累经迁升任兼廷尉,光禄卿,和原先一样兼中书通事舍人。后升任御史中丞。褚球性情公正刚强,没有什么能让他屈服,担任御史中丞很称职。普通四年,他出京任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又入京任通直散骑常侍,兼领羽林监。普通七年,他升任太府卿,不久升任都官尚书。中大同年间,他出京任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因为生病没有赴任。朝廷改任他为光禄大夫,还没有接受,又任太府卿,兼领步兵校尉。不久升任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领著作。后又升任司徒左长史,常侍、著作的职位不变。自从魏代孙礼和晋代茎鱼之后,三公的佐史加官侍中,就从褚球开始。不久,他出京任贞威将军轻车河东王长史、亩堕陆太守。入京后任散骑常侍,领步兵。不久,上表要求辞去官职,皇上下诏不准许。不久,又被授为光禄大夫,加给事中,他在任上去世,死时七十岁。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他的祖父刘勔,宋时任司空,追谧忠昭公。他的父亲刘悛,齐时任太常,谧为敬子。

刘孺年幼时聪慧机敏,七岁就能写文章。他十四岁时,为父亲守丧,因哀伤遇度而骨瘦如柴,族人和乡人都对此感到惊异。服丧期满,他叔父刘瑱任义兴郡太守,带着他到任上,常将他安坐在自己身旁,对宾客说:“这孩子就是我家的明珠。”成年后,刘孺风度翩翩,性情平正温和,即使是家中人也不曾见过他的喜怒之色。本州选用他为主簿。

刘孺初出仕任中军法曹行参军,当时,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便选拔他为主簿,经常舆他一起出游聚会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刘孺屡经升迁任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他出京任太末令,在任期间有清廉的政绩。他回京后任晋安王友,转任太子中舍人。

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又生性敏捷,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后来,他在寿光殿侍宴,高祖命群臣赋诗,当时刘孺和张率都醉了,诗还没有完成,高祖便拿过刘孺的手板题诗取笑他俩:“张率是东南俊士,刘孺为雒阳才子,提笔便应写就,为何迟迟不成?”他被高祖亲近器重到了这种地步。

刘孺转任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不久又迁任太子家令,其他官职不变。刘孺出京任宣惠晋安王长史,领丹阳尹丞,迁任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他出京任轻车湘束王长史,领会稽郡丞,因公事免职。不久他又被重新起用,任王府记室,散骑侍郎,兼光禄卿。累经升迁任少府卿,司徒左长史,御史中丞,被认为能胜任职位。去通二年,他迁任散骑常侍。大通三年,他迁任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中大通四年,刘孺出京任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贞威将军。中大通五年,他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还未授官,又改任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大同五年,他守吏部尚书。当年,他又出京任明威将军、登陆太守。政事治理得通达和顺,被官吏百姓称颂。大同七年,他入京任侍中,领右军。当年,又任吏部尚书,因居母亲丧而离职。居丧未满,他因哀伤过度而去世,死时五十九岁。谧号为孝子。

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多次因罪被罢官,他们的地位都不高,祇有刘孺位高名显。刘孺着有文集二十卷。刘孺的儿子刘刍,任著作郎,早逝。刘孺有两个弟弟:刘览和刘遵。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