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老师严格,朋友守信,这是立身的紧要之处,如此而已。
如果不照这些话去做,怎能成名?各人应当自勉,才能成就美名。”辛昂言词诚恳,讲理透辟,儒生们都深有感悟,回去告诉父老们说:“辛君如此教育告诫,不可违背。”于是市面秩序井然,百姓全都接受教化。
升任梓潼郡守,授帅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衔。
设置六官后,入朝任司隶上士,袭爵繁昌县公。
世宗初年,授天官府上士,加大都督衔。
武成二年(560),授小职方下大夫,主管小兵部。
保定二年(562),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转任小吏部。
四年,大军东征,辛昂与大将军权景宣攻占豫州,由于战功,赏布帛二百匹。
当时益州富饶,为国家所依靠,而道路艰险,强盗为患。
诏命辛昂出使梁州、益州,军务民事,都委托他决断。
辛昂安抚劝导荒僻之民,又治理城镇,数年之间,十分安宁。
天和初年,陆腾讨伐信州各蛮族,很久未能平定。
高祖下诏,命令辛昂就便从通州、渠州等地运粮供应。
当时,临、信、楚、合等州的百姓,也大多附和叛贼。
辛昂对他们讲明利害福祸,百姓纷纷归顺朝廷。
又命令老弱运粮,壮丁参战,人们都愿意为他出力,没有怨言。
出使返回,适逢巴州万荣郡百姓反叛,围攻郡城,阻断山路。
辛昂对同行者说:“贼人强横狂暴,竟到了这种地步!如果上奏朝廷,或许会拖延一个月,孤城无援,必定沦落贼手。
要想救助近处落水的人,哪里还有功夫到远处叫人。
只要对百姓有利,我可以擅自决断。”于是从开州、通州招募三千人,加倍赶路,出乎敌人预料。
又让他们都唱中原歌曲,直取敌人营垒。
贼人没有料到,又以为是大军前来救援,于是立即溃散,州内得以安宁。
朝廷嘉奖他权宜变化而击溃贼党,诏命梁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就在军中赏赐他奴婢二十人、杂色绸缎四百匹。
宇文亮又因为辛昂在宕渠很有威望,于是上表举荐他担任渠州刺史。
随即转任通州刺史。
辛昂以诚待人,讲究信用,很得蛮族欢心。
任满回京,蛮族首领都跟随他赴京朝拜。
由于辛昂广泛教化蛮华各族,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当时,晋公宇文护执政,对辛昂比较亲近,高祖因此而十分忌恨辛昂。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对辛昂施以杖刑,辛昂因此去世。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
祖父杜建,曾任魏国辅国将军,追赠豫州刺史。
父亲杜皎,官至仪同三司、武都郡守。
杜杲学过经史,有施政的才干谋略。
其同族兄弟之父杜瓒,高洁正直,善于识别人才,对他十分器重,常常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当时,杜瓒担任魏国的黄门侍郎,兼任度支尚书、卫大将军、西道行台,娶魏孝武帝之妹新丰公主为妻,就把杜杲推荐给朝廷。
永熙三年(534),入仕为奉朝请,先后升任辅国将军、成州长史、汉阳郡守。
世宗初年,转任修城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