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马上天下 > 第十一章(7/10)

第十一章(7/10)

为时不晚。在他的眼里,荟河防线就是一面篱笆墙,共军可以随时把它搬走,他也可以随时把它搬走。而且杨邑也分析出来了,共军的这股似乎从天而降的部队,一定是从水上远征过来的,利用水路是陈秋石回到江淮之后作战的一大特点。那么,既来之,则战之,不能让这股远离后方依托的共军跑了。

此时杨邑暗自庆幸,由于他的顾虑,一旅对于进攻荟河始终打打停停,打打看看,战斗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多数都是炮兵和工兵在忙乎,几乎没有伤什么元气,以逸待劳,又有后方支撑,围歼共军突袭部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杨邑的这招来得厉害,不仅是章林坡没有想到,陈秋石也没有想到。当荟河前沿报告荟河南段的三个要点攻势时强时弱的时候,陈秋石就有预感,他知道这一段是杨邑的任务地段,那时候陈秋石有一丝侥幸,他知道他的老师用兵谨慎,瞻前顾后是可以理解的。而当“铁锤支队”敌后突袭成功之后,前沿急报,进攻敌军火力突然减弱,兵力似乎也有减少,进攻不紧不慢。

这时候陈秋石的预感就不是预感了,而是担心。

刘大楼说,虎驱羊群,羊不来,怎么办?

陈秋石忧心忡忡地说,虎不来还不要紧,早晚会来,我最担心的是,羊群变成了狼群,而我的虎群会变成牛群。命令“铁锤支队”见好就收,停止进攻,做好善后,交替掩护后撤。

刘大楼倒是把命令发出去了,但是从“铁锤支队”传来的消息是,进攻仍在继续。陈秋石雷霆震怒,大骂,无知草莽,误我大事!

十分钟后,冯知良率领一个机枪连,一个步兵连,从荟河南段突击,试图迟滞杨邑的行动。这两个连队是陈秋石手里的最后预备队了,而且在冥冥中似乎就是为陈九川准备的。由于杨邑进攻部队回援,荟河西岸守敌出现薄弱环节,冯知良突击成功,然而杯水车薪,能不能把“铁锤支队”接应回来,仍是未知数。

现在轮到陈秋石芒刺在背了。

后来的情况没能按照陈秋石的意愿进行。

一个小时后“铁锤支队”发来急电,报告杨邑以本旅全部合围“铁锤支队”陈九川数次组织突围不成,已被压制在左家庄东北狭窄地带,情况十分危急。

陈秋石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杨邑敢临阵回撤,放弃荟河。杨邑跑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陈秋石的计划成了夹生饭,也意味着“铁锤支队”成了瓮中之鳖。

看了电报,陈秋石双手发抖,喝了一声,来人,刘大楼…话没有说完,眼前一黑,就倒在地上。

“铁锤支队”经过两夜一天的远征,部队已是人困马乏。战斗前一阶段,突袭国军一旅供给部队,尚能得心应手,部队越战越勇。陈九川抱着机关枪带头冲锋,从左家庄东北泗店,一直打到皇岗,如入无人之境。陈九川更加亢奋,号召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直捣杨邑老巢。

可是打着打着,情况不对了,打着打着,进攻不动了。突然之间,炮火漫天,子弹像飞蝗一样扑向“铁锤支队”部队霎时伤亡一片,战斗减员在一个小时内达到三百多人。就连陈九川也觉得不能进攻了,这才开始后撤。可是这时候的局势已经由不得陈九川了,杨邑真的变成了狼,三千多兵力在炮火的增援下,把“铁锤支队”一步一步地逼到了皇岗至泗店之间不到一公里的正面上。

按说,陈九川还是可以突围的,就是在杨邑的二团赶到之前,从泗店和皇岗之间敌兵力空虚部位向北突击,这样就可以同冯知良率领的两个精锐连队兵汇一处。可是在皇岗东南“铁锤支队”同敌人的先遣营迎头碰上,支队政委夏文化拼命地喊,不能恋战,迅速撤退!陈九川却杀红了眼,强令一营迅速展开,占领有利地形。陈九川说,老子是撤退,不是逃跑,撤退就要像撤退的样子。遇到敌人不打,那就是临阵脱逃!

结果是,敌人越打越多“铁锤支队”的兵力越来越少。陈九川终于搞清楚了,他的“铁锤支队”七百兵力,遇到的是杨邑的一个旅。

战斗间隙,夏文化把两个营长和几个连长召集起来开诸葛亮会,研究撤退方案。陈九川拎着盒子枪,指着夏文化说,与其逃跑被消灭,不如迎面冲上去。我主力部队正在荟河打阻击战,我在这里牵制敌人一个旅,死了都是英雄,活着都是功臣!谁再说撤,老子擦枪走火是不负责任的!

结果,研究撤退的诸葛亮会变成了研究死守的会,陈九川说,孙悟空钻进白骨精的肚子里,要闹就闹大的,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防御了,把敌人的指挥部给我查清楚,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