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顺铺路石走,有时顺车辙走,有时顺矮林中的小道走。在这种飘泊不定的生活中,她那破旧的衣服更加磨损。最初她穿着鞋,后来她光着脚,最后两脚流着血。
她穿过战争,穿过枪林弹雨,但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回避,她在寻找孩子。由于全面叛乱,她找不到警察,找不到镇长,找不到权力机关,只好向过路人打听。
她向他们问道:“你见过三个小小孩吗?”
过路人抬起头来。
“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她说。
她又接着说:“勒内-让、胖阿兰和若尔热持。你没有看见?”
她又说:“老大四岁半,小女孩一岁半。”
她又说:“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吗?有人把他们抢走了。”
过路人瞧着她,仅此而已。
她看到人们不理解,又说:“孩子是我的。所以我打听。”
过路人继续走他们的路。于是她站住,一言不发,用指甲抓破胸部。
然而有一天,一位农民听她讲,并且思索起来,说道:“等等,你是说三个孩子?”
“是的。”
“两个男孩?”
“还有一个女孩。”
“你找的就是他们?”
“对”
“我听说有位老爷抓了三个小孩子而且把他们带走了。”
“这个人在哪里?”她叫了起来“他们在哪里?”
农民回答说:“你去图尔格吧。”
“那里能找到我的孩子?”
“也许吧。”
“你说的是?…”
“图尔格。”
“图尔格是什么?”
“是一个地方。”
“是村庄?城堡?田庄?”
“我没去过。”
“远吗?”
“反正不近。”
“在哪边?”
“富热尔那边。”
“怎么去呢?”
“这里是沃托尔特,”农民说“你从埃尔内右边,科克塞尔在边过去,经过洛尔尚,再穿过勒鲁。”
农民举手指着西方:“一直朝太阳落山的方向走。”
农民放下手臂时,她已经出发了。
农民喊道:“你可要当心。那边在打仗。”
她没有转身回答,继续往前走。
四十年前,旅行者如从莱涅莱进入富热尔森林再从帕里尼埃方向走出森林,会在这座密林的边沿遇到一个阴森的东西。走出丛林时,他面前突然矗立着图尔格。
不是活着的图尔格,而是死去的图尔格,满是裂缝的、毁坏的、伤痕累累的、残败不堪的图尔格。建筑物的废墟就像是人的幽灵。图尔格的景象再凄惨不过了。它只是一座高高的圆塔,孤零零地像歹徒一样立在森林边上。圆塔笔直地建在陡峭的岩石上,端正而结实,几乎具有罗马风格,何况这个庞然大物既体现了权势又体现了衰败。图尔格的确有几分像罗马建筑,因为它属于罗曼风格。它于九世纪动土兴建,于十二世纪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后建成。门窗上的护耳形桅饰说明它的年龄。你走近它,爬上一个陡坡,看见一个缺口,你冒险走进去,里面是空的,仿佛走进一个直竖在地上的石头喇叭内部。从上到下没有任何隔膜,没有屋顶,没有天花板,没有地板,只有圆穹和壁炉的残骸、高高低低的炮眼、石梁托的带饰以及几段不同楼层的横梁,横梁上有夜鸟的粪便;硕大的墙壁极厚,底部为十五法尺,顶部为十二法尺,这里那里还有裂缝和从前的门留下的门洞,从那里可以隐约看见墙内暗处的楼梯。人傍晚进去能听见发林鸿及各种夜鹰的叫声,能看见地上的荆棘、石头和蛇蝎,头上是塔顶那好似巨大井口的黑黑的圆洞,圆洞外是星星。
按照当地的习俗,圆塔的高层有暗门,它们像犹大①国王陵墓的门一样,是一块能旋转的巨石,能开能合,在墙上不留任何痕迹。这种建筑模式和尖拱一样,是由十字军带回来的。这些门关上时,和周围的墙石别无二致,所以决不会被人发现。今天在西亚的神秘城邦里,还能
①公元前十六世纪巴勒斯坦南部部落组成的王国。见到这种门,它们经历了蒂贝里乌斯皇帝①时期十二座城市的地震,残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