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的思想就没统一,最后闹到了区委常委会上,还是周功立的意见占了上风,造纸厂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
官场上,经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谁势力大谁就有理!
这是官场颠扑不破的真理。
理论上来说,特派和当地两个一把手,特派员比区长权势大。
但往往在具体决策过程中,要看哪个人更强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古堡区,当初的谷智峰是弱势,现在的唐萍也是弱势。
否则,唐萍用不着犯难。
关掉造纸厂,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大原则,同时,三台村与龙王村的矛盾迎刃而解,基层稳定指日可待。
但是,关掉造纸厂,周功立肯定不满意,付大明也不会满意。
强行决定,且不说付大明会不会暗中干预,能否得到多数支持还尚未可知。
一旦动议了,却没有得到通过,那唐萍与周功立的矛盾浮出水面不说,还将有损于唐萍作为一把手的权威,今后的各项工作恐怕就更加难以展开了。
造纸厂不关,直接污染了新泉和沙河水,龙王村龙王酒酿不了了,沙河沿线的村民日常用水也存在问题,龙王村的村民最不满意,与三台村的摩擦冲突还会不断发生,一旦升级,就会有局势失控的那一天。
要是闹出人员伤亡来,那就必须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引咎辞职甚至可能被追究渎职失职罪,身陷囹圄。
当前的停产整顿只是折中的意见,是就势关了,还是重新生产,丑媳妇总归要见公婆。
这些烦恼,唐萍不能跟身边的任何人说,她只能通过电话向郑贵华诉说。
郑贵华听了唐萍的诉苦,哈哈大笑:“瓶瓶啊瓶瓶,又不是我派你去的,你有想法,可以向上级领导提,跟我老教授发什么牢骚嘛。”
唐萍毫不客气:“老教授,只要我在官场一天,你就别想有一天的安宁。”
“看看,又耍赖皮了吧。”
“哪里有啊,我跟你说正经事呢。”
“你呀,灵性有余,灵活性不足。”郑贵华开始指点迷津。
她问道:“你说,你是什么?”
“我是书记。”
“周功立是什么?”
“她是区长。”
“这不结了吗?”
唐萍被郑贵华搞糊涂了:“什么就结了呀?”
“我讲课的不是跟你们讲过了,党委管什么,政府管什么?”
“党委管宏观,政府管微观。”唐萍脱口而出。
郑贵华的讲授的理论,唐萍牢记在心。
“明白了吗?”
“哦,明白了。当前,稳定是宏观,经济是微观。”唐萍如梦方醒。
要不怎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呢。
郑贵华的意思是维护稳定是唐萍的责任,发展经济是周功立的职责。
关了造纸厂是维护稳定的需要,至于对经济的影响那是区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