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骂骂咧咧的,说谁不投这一票,就×他什么什么的。别人也骂他,要是我们投了刘鎏的票,也要×你什么什么的。就这么在嬉笑怒骂中,敲定了不少选票。
艾朋庆和王彪比较沉稳,他们两个不是不心焦,但不做无用功。他们意识到必能得到的选票,当然一个也不放过,凡是能够拉一拉有保证的,也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做工作。
王彪读过一个中篇小说《满票》,那是河南省西峡县已故的著名作家乔典运的获奖作品,说的是一个当了一辈子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在村里重新选举干部时,只得了一票。被选掉后心情郁闷,失魂落魄地走在村子里,一个一个和他过去非常亲近的人,都说自己投了他一票。根据这些说法,不用统计,自己得的也是满票。最后回到家里,连自己老婆也说她投了他一票,他终于非常恼火,大吼一声,你哪里投了我的票?那一票是老子自己投的!王彪就想,在选举上,人心隔肚皮,不要轻信一些人说要投他的票,不能有把握的,干脆不要试图努力。
余乐萌一扫过去的萎靡不振情绪,自信自己毕竟是本县的老干员,大家必定人在人情在,肯定会顾念乡情的。做了一遍工作后,忽然想起,在市委党校还有参加学习的副处级领导、乡镇书记乡镇长班和中青年后备干部班,有几个正科级以上干部在那里学习,马上带上秘书赶到唐都市委党校,把他们约请出来,以看望和慰问他们的名义招待了一顿,大家心照不宣地吃喝了一次。
回来的路上,余乐萌醉醺醺地对司机和秘书说:“你们看怎么样,他们几位下那么大劲儿拉选票,但都没有预料到我有这一招吧?”
司机抿着嘴笑笑,没有吭声。秘书也喷着酒气,奉承余乐萌:“余县长,我早就知道您的办法多,我相信,这一次调整你一定能够稳操胜券!”
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冯司二找到庞玉立,说要为项明春拉些选票。庞玉立说,没有这个必要吧,别冲击了曹书记的战略部署。冯司二说,我们不管他如何安排,也要为项明春拉一些选票,面子也是好看的。庞玉立说,那你看着办吧。冯司二说,这个事儿不要告诉明春,估计他不一定会同意。庞玉立说,好吧。这同做好人好事一个样,说出去了反而不是好心肠了。
冯司二见庞玉立没有反对他这么做,就找朱茂进、查志强、曾丽、司马皋等人串通,为项明春拉选票。司马皋这个人虽然有些嫉妒心,但毕竟是老战友,本来与项明春的私交不错,发誓赌咒说,一定要投项明春一票。
暗流涌动,地火奔突。一个春节,这几个副县长没有一个人有心思过年了。有人传说,其他县有几个副县长,在大年初一,跑到百里外的大寺院里,花大价钱烧头炷香,他们几个都没有这么做。
过罢年,市里组织了多套人马,分别到各县进行民意测验。副县长们也都到场了。七个人一看,全部傻了眼,一个个脊背直冒冷汗。原来他们每个人的估计都不足,参加投票的面很大,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不仅“四大家”领导以及四大班子里所有的正副科级干部,全部参与了,而且像刘鎏的姑夫这样的一批老干部、县直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也都通知到了。有了厂长经理参加,唐国发一人倒有些宽心,但一想到自己事先没有同他们沟通,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生自己的气,故意把票投给别人,心里仍然七上八下的。
票面上印的是九名现职副县长的名字,投票要求每个与会人员,把自己认为最合适继续留任的五位副县长填出来,只能填写五名,少于此数的票有效,填写多了的为废票。对九名候选人不满意的,也可以另选他人。
最后,公开唱票的结果是,项明春票数最高,杜思宝第二,周志茹第三,其次是王彪、戴敬烨,刘鎏和唐国发并列第六,艾朋庆和余乐萌倒数三、二名,叶兆楠只得了很少的十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