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临安、余杭县令,巴陵王府佐,带襄县令,官拜驾部郎。宋明帝和沈宪下棋,对沈宪说:“你有作广州刺史的才干。”补为乌程县令,政绩显著。太守褚渊赞叹他说:“这个人无论叫他干什么都能够施展才能。”官拜通直郎,都水使者。沈宪擅长处理官府事务,做官有政绩。拜正员郎,补为吴县令,尚书左丞。
宋顺帝升明二年,西中郎将刘晃任豫州刺史,萧道成提拔沈宪为刘晃的长史,南梁太守,负责处理豫州事务。又改任豫章王谘议,还没有正式任命,他便因事牵连而被免官。沈宪又被任命为安成王冠军、武陵王征虏参军,改为少府卿。少府掌管市场贸易,和百姓打交道,凡有为官才能的人,都要改官担任这一职务。后沈宪又改任王俭的镇军长史。
武陵王刘晔任会稽太守,以沈宪为左军司马。齐太祖因为山阴县户籍众多难于治理,想把它分成两县。萧赜上奏说:“山阴县怎么不能治理?衹不过用人不当罢了。”于是便任命沈宪兼山阴县令,他就任后政声卓著。孔稚珪请假回到束土,对人说:“沈县令料理事整特别有天才。”加封沈宪为宁朔将军。王敬则作会稽太守,沈宪仍旧留任镇军长史,依旧兼山阴县令。
后来沈宪升为冠军长史,行南豫州事,晋安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西阳王萧子明代理南兖州刺史,沈宪仍留任冠军长史,依旧为太守,多次掌管州府事务。齐世祖永明八年,萧王属下典签型道渣擅自取用州府差役五十人供自己役使,又役使萧子明的亲信,及私下使用其车船仪仗并贪污钱财百万,被有司奏报,齐世祖大怒,赐刘道济死。沈宪因不能纠察而受牵连,免去官职。不久又恢复为长史、辅国将军,因病离职。后又官拜散骑常侍,还没有举行正式任命的仪式,便亡故了。当时人们称赞他是良吏。
沈宪同郡人丘仲起,起先作晋平郡太守,清廉自立。褚渊赞叹说:“看见物欲心却不被迷惑,造就是扰公留给子孙的好风尚啊。”丘仲起字子震,年轻时受到沈宪堂伯父领军沈宪之的知遇。宋元徽年间,任太子领军长史,宫至廷尉。去世。
李珪之字孔璋,江夏郡钟武县人。父祖都是县令。李珪之年轻时被征召为州从事。宋泰始初年,蔡兴宗任郢州刺史,以李珪之为安西府佐,委托他处理本职事务,因为清正而受到知遇。升他为镇西中郎谘议,右军将军,兼都水使者。李珪之在历任的各种职位上都被称作清正干练,被授游击将军,依旧兼都水使者。转官兼职少府,去世。
先前,永明四年,荣阳人毛惠素为少府卿,他管理才能很强而治理事情清正深入。皇上敕命他购买铜官碧青一千二百斤供给帝室绘画用,用钱六十万。有人诽谤毛惠素收受了钱财,齐世祖大怒,命尚书评议价格,毛惠素所买贵了二十八万多,有司奏报他,因此被杀。死后家徒四壁,世祖很是后悔和遗憾。
孔璘之是会稽郡山阴县人。祖父孔季恭是光禄大夫,父亲孔灵运是著作郎。孔璘之起初为国子生,被举为孝廉。官拜卫军行参军,员外郎,尚书三公郎。他被外任为乌程县令,很有管理才能。回京转官为通直郎,补为吴县县令。他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偷割了邻居家一束稻,孔璘之便把他交给监狱治罪,有人劝谏他,孔璘之说:“十岁就能做盗贼,长大后什么坏事不会做呢?”县裹人都受到震动。
孔璘之升为尚书左丞,又因为善于处理公务而闻名。转官为前军将军,兼少府。又升为骁骑将军,依旧任少府。外任宁朔将军、高宗冠军征虏长史、江夏内史。回京后为正员常侍,兼左民尚书、廷尉卿。又出任临海太守,在任上清正简约,罢郡职回京,衹献上干姜二十斤,齐世祖嫌少,等到了解到孔璘之清廉,才深为叹息。授孔璘之为武陵王前军长史,还没有正式拜授,依旧外任他为辅国将军,监吴兴郡,不久官拜吴兴太守,治理事务很是清正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