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十一年,迁侍中。十四年,出任宁远将军、豫章内史,施政宽和,甚得民心。十八年,入朝任侍中,领步兵校尉。普通元年,出任贞毅将军、太尉临川王长史。四年,入朝任左民尚书。同年迁任吏部尚书,不久因公事被免职。五年,起用任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六年,再任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不久迁任吏部尚书,接着又加任侍中。出任仁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政清刑简,百姓受其德政感化,境内肃然。被罢郡守回京城,吏民赴朝廷请求为他立碑,下韶允许。太逼二年,入任侍中、五兵尚书,未就职,迁任吏部尚书,侍中照旧。谢举祖父谢庄,在奉伐两次掌管官吏的选举,至谢举三次任此职,这在前代是没有的。
谢举年轻时博览群书而能融会贯通,尤其擅长老、庄玄理和佛理。任晋陵郡太守时,常舆义僧轮换讲解佛经,征士何胤从虎丘山赶来听讲。盛况竟然如此。在此之前,渡长江而来之人卢广精通儒学,是国子博士,讲解经学时仆射徐勉以下的人都去听讲。谢举席地而坐,多次指出卢广的错误,辞理超俗,卢广深为叹服,就将所执麈尾赠给他,赐予他珍贵的座席。
四年,加任侍中。五年,任尚书右仆射,侍中照旧。大同三年,因病陈请辞职,转任右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当年,出任云麾将军、吴郡太守。先前,何敬容任郡守有政縯,人称“何吴郡”,及谢举当政,声誉大致相等。六年,入任侍中、中书监,未就职,迁任太子詹事、翊左将军,侍中照旧。谢举父谢满,在齐代以此官而终,谢举多次上表乞求改任,未获准,过了很久方去任职。九年,迁任尚书仆射,侍申、将军照旧。谢举虽居宰相位,不愿意参预时务,多次藉有病请求解职,皇上则赐给他假期,并亲笔开处方,并赐给皇上用药。他竟如此受到皇帝的恩遇。遣年,以本官参预铨选事。
太清二年,迁任尚书令,侍中、将军照旧。这年,侯景侵犯京师,谢举死在围城内。韶令追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尚书令照旧。文集在战乱中全部丢失了。
二子谢禧、谢嘏,均少年成名。谢嘏,太清年间,历任太子中庶子,出任建室太守。
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祖父攸之,任宋朝太常卿;父昌珝,任齐朝吏部尚书:均闻名于当时。 何敬容以名门之后,刚成年就娶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天监初年,任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丞,迁任扬州治中。出任建安内史,清廉公正有政縯,民吏都称赞他。回京授黄门郎,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侍中,司徒左长史。普通二年,再任侍中,领羽林监,不久又领本州大中正。随即又署理吏部尚书,选拔官吏审慎严明,号为称职。四年,出任招远将军、县璺太守,为政能体察民情,断案如神,任职四年,政绩为天下第一。吏民到朝廷请求为他树碑,得到允许。左通二年,入朝任中书令,未就职,仍任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不久加任侍中。中大通元年,改任太子中庶子。
何敬容身高八尺,肤色白皙有美须眉。持重端庄,衣冠尤为鲜丽,每在朝堂之际,其仪容必出入之上。三年,迁任尚书右仆射,参掌选事,侍中照旧。当时仆射徐勉参掌机密,因病请求辞职,便推举敬容继任,所以授敬容此职务。五年,迁左仆射,加任宣惠将军,设置佐史,侍中、参掌照旧。大同三年正月,朱雀门失火,高担对群臣说:“此门太小,我正想重建,遂遭天火。”群臣相视而不答。何敬容说:“此所谓陛下‘先于天而天不违,。”当时人认为这是名对。不久迁任中权将军、丹阳尹,侍中、参掌、佐史照旧。五年,入任尚书令,侍中、将军、参掌、佐史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