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南史 > 卷六十九(4/6)

卷六十九(4/6)

篇。长而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 字,无所不通。爲临贺王府记室。宣城王爲扬州刺史,野王及 琅邪王褒并爲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善丹青,王于东府起 斋,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爲二绝。

及侯景之乱,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募乡党,随义军 援都。野王体素清羸,裁长六尺,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及 杖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见者莫不壮之。 城陷,逃归会稽。

陈天嘉中,敕补撰史学士。太建中,爲太子率更令,寻领 大着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后爲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 事。卒,赠秘书监,右卫将军。

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观其容貌,似 不能言,其厉精力行,皆人所莫及。所撰玉篇三十卷,舆地志 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 记一卷,玄象表一卷,并行于时。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 纪传二百卷,未就而卒。有文集二十卷。

时有萧济字孝康,东海兰陵人也。好学,博通经史。仕梁 爲太子舍人。预平侯景功,封松阳县侯。陈文帝爲会稽太守, 以济爲宣毅府长史。及即位,授侍中。太建中,历位五兵、度 支、祠部三尚书,卒。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吴太常卿信之九世孙也。父僧 垣,梁太医正。及元帝在荆州,爲晋安王谘议参军。后入周, 位遇甚重。

察幼有至性,六岁诵书万馀言。不好戏弄,励精学业,十 二能属文。僧垣精医术,知名梁代,二宫所得供赐,皆回给察 兄弟,爲游学之资。察并用聚蓄图书,由是闻见日博。年十三, 梁简文帝时在东宫,盛修文义,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爲儒 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 文侍郎。后兼尚书驾部郎。遇梁室丧乱,随二亲还乡里。在乱 离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后爲佐着作, 撰史。

陈永定中,吏部尚书徐陵领大着作,复引爲史佐。太建初, 补宣明殿学士。寻爲通直散骑常侍,报聘于周。江左耆旧先在 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馀条,并 爲剖析,皆有经据。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着西聘 道里记。使还,补东宫学士,迁尚书祠部侍郎。

旧魏王肃奏祀天地,设宫悬之乐,八佾之舞,尔后因循不 革。至梁武帝以爲事人礼缛,事神礼简,古无宫悬之文。陈初 承用,莫有损益。宣帝欲设备乐,付有司立议,以梁武爲非。 时硕学名儒,朝端在位,咸希旨注同。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 议,据梁乐爲是。当时惊骇,莫不惭服。仆射徐陵因改同察议。 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后历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二府谘议参军。丁内忧去职。 俄起爲戎昭将军,知撰梁史。后主立,兼东宫通事舍人,知撰 史。至德元年,除中书侍郎,转太子仆,余并如故。

初,梁室沦没,察父僧垣入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 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 虑加毁顿,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仍敕申专加譬抑。 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察频让不许。俄敕知着作郎 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着作。察既累居忧戚,斋素日 久,因加气疾。后主尝别召见,爲之动容,命停长斋,令从晚 食。又诏授秘书监,领着作,奏撰中书表集。历度支、吏部二 尚书。

察自居显要,一不交通。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送南布一 端,花綀一匹。察谓曰:“吾所衣着,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 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察厉色驱出, 自是莫敢馈遗。

陈亡入隋,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史。又敕于朱华 阁长参。文帝知察蔬菲,别日独召入内殿,赐果菜,指谓朝臣 曰:“闻姚察学行当今无比,我平陈唯得此一人。”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