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我们既然是步兵多,我作为总督,必须亲自殿后,督促军队赶路。老弟率马军应该走在前边。”摩诃于是在夜间出发,挑选八千精骑,率先突围,众骑紧随其后。天亮时,到达淮南。陈宣帝征召他还京,授予右卫将军之职。
宣帝驾崩,始兴王陈叔陵在殿内用刀砍伤后主,又逃到东府城。摩诃入朝领受敕令,率马步军数百人赶到东府城,斩了陈叔陵。因功授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叔陵平时聚敛的金帛成千累万,后主把它们都赏了摩诃。后又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依照旧制,三公官署的厅堂屋脊两端都有鸱尾装饰。后主特别下诏准许摩诃依照三公将其官署称黄阁,门外放置阻止人马通行的行马。其厅堂和寝堂,都设置鸱尾。并把他的女儿立为皇太子妃。
当时隋朝总管贺若弼镇守广陵,后主委任摩诃抵御他,官作南徐州刺史。祯明三年(589)元旦皇帝接见群臣,征召摩诃还朝,贺若弼乘虚渡江,袭击京口。摩诃请求率兵迎战,后主不许。等到贺若弼兵进到钟山,摩诃又请求说:“贺若弼孤军深入,阵地还不稳固,现在出兵袭击,一定能战胜他。”后主又不答应。等到后来要出战时,后主对他说:“先生可为我拼死一战。”摩诃回答:“从来作战,都是为国家为自己,今日之事,就要兼顾妻子了。”后主拿出许多金帛给予众军,作为赏赐。令中领军鲁广达陈兵白土冈,居众军南面,镇东大将军任忠在他后边,护军将军樊毅、都官尚书孔范又居其后,摩诃率军居于最北面,众军南北连绵二十里,首尾进退互不了解。
贺若弼起初没有主动出战,带领轻骑登山,观察了陈军形势,于是奔下山来布阵。后主和摩诃的妻子私通,所以摩诃虽率领八千精锐,却没有一点儿斗志,只有鲁广达、田端带领他们的部下奋力作战。贺若弼和他部下行军七总管杨牙、韩洪、员明、黄昕、张默言、达奚隆、张辩等甲士共八千人,各列阵以待。贺若弼亲自与鲁广达对阵,部下战死的有二百七十三人,贺若弼烧烟火作掩护,先是败退,后又振作起来。陈兵砍得隋兵人头,都跑回去交给后主,以求赏赐金银。贺若弼又挥兵冲击孔范,孔范兵刚一交手便败逃。陈军全部溃败,死了五千人。各处门卫都已逃跑,黄昕纵马焚烧北掖门而入。员明擒获摩诃送交贺若弼,贺若弼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见他神色不变,语调不软,于是便给他松绑并以礼相待。
等到建康被平定,贺若弼把陈后主关在德教殿里,令兵士守卫。摩诃向贺若弼请求说:“如今我已成囚徒,命在旦夕,愿意见一见旧主,死而无憾。”贺若弼心生怜悯而答应了他。摩诃入殿内见后主,伏地号泣,并到旧日厨房去给后主拿来吃的,然后诀别而出,守卫的隋兵见了都低头下泪。隋文帝听说摩诃的严辞不屈,赞叹说:“壮士啊,这也是人难以做到的。”入隋朝后,官授开府仪同三司。不久跟随汉王杨谅到并州,和杨谅一同谋反,被杀,年七十三岁。
萧摩诃拙于言辞,是个志诚长者。可是临阵对敌时,却勇气勃发,所向无前。不到二十岁时,在京口跟随侯安都,生性爱打猎,没有一天不去游猎的。安都出兵征伐,摩诃立功最多。
任忠,字奉城。小名蛮奴,汝阴人。任忠从小孤单,地位低下,被乡里人看不起。长大以后,他很狡诈,主意很多,体力过人,特别善于骑马、射箭,州里的年轻人都归附他。梁鄱阳王萧范任合州刺史时,听说了任忠的情况,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
侯景之乱时,任忠率领乡中几百人众,跟随晋阳太守梅伯龙去寿春讨伐侯景手下的将领王贵显,每次作战都能打败敌人。本地人胡通聚众为寇大肆掳掠时,萧范派任忠与主帅梅思立共同去讨平胡通。后来任忠仍跟随萧范的世子萧嗣率军入京救援,但京城陷落,不久他们便去守卫晋熙。侯景之乱被平定后,任忠被授任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为梁王,委任任忠为巴陵太守。王琳失败后,任忠回到朝廷,官授明毅将军、安湘太守,仍然跟随侯王真进讨巴、湘之地。后来他多次升迁为豫宁太守,衡阳内史。华皎发动兵变,任忠事先参与了预谋,后来华皎被讨平,陈宣帝认为任忠事先将兵变之事密告朝廷,因此将任忠释放了而没有问罪。
太建初,任忠跟随章昭达在广州讨伐欧阳纥,因有功被授直阁将军。后来升任武毅将军、庐陵内史。任期满,任忠入朝任右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