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帝攻下南康之后,留杜僧明驻军西昌,总督安成、庐陵二郡军事。梁元帝承制朝政,任命杜僧明为新州刺史、封临江县子。
侯景派于庆等人进犯南江,陈武帝驻军豫章,命令杜僧明为前军,所战告捷。陈武帝表奏朝廷委任杜僧明为长史,仍随军东征。军队进至蔡洲,杜僧明率领部下火烧敌军的水门大舰。侯景被讨平之后,他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晋封爵位为侯,仍兼领晋陵太守。当荆州陷没时,陈武帝派杜僧明率领吴明彻等人随从侯王真西进救援,到江州时杜僧明病故。追赠为散骑常侍,谥号为威。陈文帝即位后,又追赠开府仪同三司,配祭于陈武帝的祭庙中。杜僧明的儿子杜晋继承他。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他从小父亲去世,家中十分贫困,原居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来回在水中游几里路远,跳起六尺的高度,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众人都难以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当时任寿昌浦口的戍主,见了以后很感惊奇,就喊他过来说话。周文育对周荟说:“我母亲年老,家中贫困,兄弟和姐姐都已长大,家里受困于赋税和徭役。”周荟听后,很替他难过,便跟随文育到他家去看望,并且向文育的母亲请求将文育给自己当养子,文育的母亲便答应给了他。当周荟任职期满后,他就带着文育回到都城,拜见了太子詹事周舍,请求给文育起个名字,周舍便给他起名为文育,字景德。周荟并让哥哥的儿子弘让教给文育识字和计算。弘让擅写隶书,便写了蔡邕的《劝学》文和古诗来送给文育,文育不太懂,便对弘让说:“谁会学这些东西,谋取富贵只有用大槊吧!”周弘让认为文育气壮,便教给他骑马射箭的本领,文育大为高兴。
司州刺史陈庆之和周荟是同郡人,一向关系很好,便上奏朝廷委任周荟当前军军主。陈庆之让周荟带领五百人前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人。白水蛮人打算抓住周荟然后归附魏国,事情被发觉,周荟和周文育领兵抗拒。当时贼众人数很多,一天之中作战几十回,周文育在前面冲锋陷阵,勇冠全军。作战中,周荟死于阵上,周文育飞奔向前收取他的尸体,敌人不敢进逼。到天黑时,各自领兵离去。周文育身受九处创伤,伤愈之后,他告辞请求送周荟回去安葬。陈庆之很赞赏他的节操,厚加馈赠后送他回去。
安葬周荟之后,正值卢安兴出任南江督护,他请求朝廷让周文育和他同行。文育屡次出征立功,被任命为南海县令。卢安兴死后,周文育和杜僧明攻打广州,被陈武帝击败,陈武帝赦免了他。
后来监州王劢让文育任长流参军,深受信任。当王劢被人替换时,周文育打算和王劢一起北下。到达大庾岭时,到一位占卜的人那里占卜,占卜的人对文育说:“您北下不过能当一名令、长,南入则可以当公侯。”周文育说:“有钱用就行,谁还想当公侯。”卜人又对他说:“您不一会就会突然得到二千两银子,如果不相信,请以这件事作为验证。”当晚,他们住在旅舍里,有位商人请求和周文育赌博,周文育赢了他,得到二千两银子。天亮时,周文育向王劢告辞,王劢问他是什么原因,文育将有关情况如实告诉了,王劢便送他走了。陈霸先(武帝)听说周文育又回来了,大喜,分出一部分人马交给他。
陈霸先征讨侯景时,周文育和杜僧明为前军。他们战胜了兰裕,救援欧阳危页,都立有战功。陈霸先在南野与蔡路养交战,周文育被蔡路养所围困时,四面敌军重重包围,利箭飞石有如雨下,他所骑的马死去。周文育便用右手和敌人搏斗,左手解开马鞍,突围而出。他和杜僧明等相遇后,合力又齐头并进,于是大败敌军。陈霸先上表请求任命周文育为府司马。
李迁仕占领了大皋,派他的将军杜平虏进入氵赣石鱼梁建城垒。陈霸先命令周文育攻打他。杜平虏弃城逃跑,周文育占领了该城。李迁仕得知杜平虏战败,将老弱残兵留在大皋,全部挑选精兵亲自率领来攻打周文育。周文育和他作战,李迁仕略略后退,两军相持不下。正值陈霸先派杜僧明赶来救援,已另行击败李迁仕的水军,李迁仕军队大败逃散,他们不敢再去大皋,直跑到新淦。梁元帝任命周文育为义州刺史。李迁仕又和刘孝尚合谋对抗义军,陈霸先派周文育和侯安都、杜僧明、徐度、杜棱到白口修建城垒对抗。周文育多次领兵出战,终于活捉了李迁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