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祚,进爵为伯。累迁京兆内史,在郡八年,颇有政绩。卒于营 州刺史,赠安东将军、华州刺史。有子十四人。嫡子斌袭,位散骑侍郎,早卒。
斌兄奖,字道休,为庄帝所亲,超赠思穆卫将军、中书监、左光禄大夫,谥曰 宣武。奖以戚里恩泽,赐爵广平侯。历中书侍郎、兼散骑常侍、聘梁使主、黄门郎、 司徒左长史,行瀛州事。齐天保初,兼侍中、冀瀛沧三州大使,观察风俗,还,拜 魏尹。卒,赠济州刺史、中书令。子瑰,位中书舍人黄门郎。
韶族弟琰之,字景珍,小字墨蠡。少知名,号曰神童,从父冲雅所叹异。每曰: “兴吾宗者,其此兒乎!”恆资给所须,爱同己子。弱冠举秀才,不行。曾游河内 北山,便欲有隐遁意。会彭城王勰辟为行军参军,苦相敦引,冲又遣信喻之,久乃 应召。寻为中尉李彪启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稍迁国子博士,领尚书仪曹郎中, 转中书侍郎、司农少卿、黄门郎,修国史。迁国子祭酒,转秘书监,兼七兵尚书, 迁太常师。
孝庄初,太尉元天穆北讨葛荣,以琰之兼御史中尉,为北道军司。还,除征东 将军,仍兼太常,出为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寻加 散骑常侍。琰之虽以儒素自业,而每语人,言吾家世将种,犹有关西风气。及至州 之后,大好射猎,以示威武。尔硃兆入洛,南阳太守赵脩延以琰之庄帝外戚,诬琰 之规奔梁国,袭州城,遂被囚执。脩延仍自行州事。城内人斩脩延,还推琰之厘州 任。孝武初,征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永熙二年薨,朝廷 悼惜之,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曰文简。
琰之少机警,善谈论,经史百家,无不悉览,朝廷疑事,多所访质。每云: “崔博而不精,刘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学兼二子。”谓崔光、刘芳也。论者许 其博,未许其精,当时议咸共宗之。又自夸文章,从姨兄常景笑而不许。每休闲之 际,恆闭门读书,不交人事。常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但异 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岂为声名,疾劳世人也?此乃天性, 非为力强。”前后再居史事,无所编缉。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每有疑滞,常就琰 之辨析,自以为不及也。
二子纲、慧,并从孝武帝入关中。纲位宜州刺史,仪同三司。
子充节,少慷慨,有英略。隋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位上柱国、 武阳郡公、朔州总管。甚有威名,为虏所惮,后有人谮有谋反,征还京师。上怒之, 充节素刚,忧愤卒。子大亮。
晓字仁略,太尉虔之子也。少而简素,博涉经史,早有时誉,释褐员外散骑侍 郎,尔硃荣之立孝庄,晓兄弟四人,与百僚俱将迎焉。其夜,晓衣冠为鼠噬,不成 行而免。其上三兄皆遇害。晓乃携诸犹子,微服潜行,避难东郡。行至成皋,为荥 阳令天水阎信所疑,辟易左右,谓晓曰:“观君仪貌,岂是常伦?古人相知,未必 在早,必有急难,须悉心以告。天下岂独北海孙宾硕乎?”晓以能有长者之言,乃 具告情实。信乃厚相资给以免。永安初,授轻车将军、尚书左右主客郎,仍转征虏 将军、中散大夫,又除前将军、太中大夫。
天平初,迁都于鄴,晓便寓居清河,依从母兄崔甗乡宅。甗给良田三十顷,晓 遂筑室居焉。时豪右子弟,悉多骄恣,请托暴乱,州郡不能禁止。晓训勖子弟,咸 以学行见称,时论以此多之。晓自河阴家祸之后,属王途未夷,无复宦情,备在名 级而已。及迁都之后,因退私门,外兄范阳卢叔彪劝令出仕,前后数四,确然不从。 武定末,齐文襄嗣事,高选僚采,召晓及前开府长史房延祐,并为外兵郎。后徙平 西将军、太尉府咨议参军事,除顿丘太守。天保中,频历广武、东二郡太守,所在 有惠政,为吏人所怀。卒于郡,年五十九,赠本官将军、海州刺史。三子,伯山、 仲举、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