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干!”于是就断绝朝见贡奉,多次侵扰边境。
开皇十八年,诏令蜀王杨秀从灵州道出兵打击都蓝。第二年,又任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左仆射高赹率领将军王察、上柱国赵仲卿一同出兵朔州道,右仆射杨素率柱国李撤、韩僧寿出兵灵州道,上柱国燕荣从幽州出兵,进攻都蓝。雍虞闾和玷厥发兵进攻染干,把染干的兄弟子女全部杀光,就渡过黄河进入蔚州。染干夜里带着五名骑兵和隋朝使者长孙晟回到朝廷。文帝令染干和雍虞闾的使者因头特勤相互对质辩白,染干有理,文帝就厚待染干。雍虞闾的弟弟都速六丢弃妻子儿女,和突利一起归附朝廷。文帝嘉奖他们,敕令染干和都速六掷骰子赌输赢,稍稍输给他们一些宝物,用以让他们真心归顺。六月,高赹、杨素进击玷厥,大败玷厥兵,任命染干为意利珍豆启人可汗,汉语的意思就是智慧勇健。启人上表谢恩。文帝令人在朔州修筑大利城,让启人可汗居住。这时安义公主已死,文帝就把宗室之女义城公主嫁给启人可汗为妻。突厥部落归附的人很多。雍虞闾又进攻启人可汗,文帝又命启人进入塞内。雍虞闾不停地侵扰掠夺,文帝就令启人迁居黄河以南,在夏州、胜州之间,动用民工挖掘几百里长的壕沟,东西黄河之间,都成为启人放牧的地方。
于是,派遣越国公杨素出兵灵州,行军总管韩僧寿出兵庆州,太平公史万岁出兵燕州,大将军姚辩出兵河州,进攻都蓝。人马还没出塞,都蓝却已被其部下杀死,达头自封为步迦可汗,突厥大乱。文帝派遣太平公史万岁从朔州出兵进攻突厥,在大斤山和达头相遇,达头不战而逃。不久,达头派遣他的儿子侯利伐从沙漠东边进攻启人,文帝又出兵帮助启人守卫要道,侯利伐退回沙漠。启人上表致谢说:“大隋圣人莫缘可汗怜爱养育,百姓承蒙恩德,真心实意归服,或是南边进入长城之内,或是居住在白道。染干如同枯木重新长出枝叶,如同朽骨重新生出皮肉,千秋万代,永远给大隋掌管羊、马。”
仁寿元年(601),代州总管韩洪在恒安被突厥打败,诏令杨素为云州道行军元帅,率领启人北征。斛薛等各姓刚刚归附启人,到这个时候却叛变了。杨素驻扎在黄河以北,适逢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南渡黄河,虏掠启人的男女人众和各种牲畜后逃离,杨素率领上大将军梁默追击,大败俟斤,把俟斤掠夺去的百姓和牲畜归还启人。杨素又派遣柱国张定和、领军大将军刘癉从另外的道路阻击,都杀敌很多,获得大量战利品而回。军队渡过黄河之后,突厥兵又掠夺启人的部落,杨素率领骠骑范贵,在窟结谷东南,又打败突厥兵。
这一年,泥利可汗和叶护都被铁勒打败,步迦不久也大乱。奚、靅五个部落迁移到塞内,步迦投奔吐谷浑,启人于是就获得了步迦的部落,派遣使者向隋朝朝贺贡奉。
大业三年(607),炀帝到了榆林,启人和义城公主来到行宫相见,前后共献马三千匹。炀帝非常高兴,赏赐启人和义城公主绢帛一万三千段。启人和义城公主上表章说“:从前圣人先帝莫缘可汗在世的时候,怜爱臣启人,将安义公主赐给臣为妻,突厥的后代受到圣人先帝的怜爱养育。臣的兄弟嫉妒凶恶,相互共同来杀臣。臣当时无处可去,向上看只见青天,朝下看只见大地。臣回忆起圣人先帝的话,投奔保命而来。圣人先帝见到臣子,非常怜爱臣的性命,养活臣更胜于以前,令臣居大可汗之位。突厥百姓除死的以外,其余的都聚集在一起作为臣的百姓。皇上如今还像圣人先帝一样统御天下,还养育臣和突厥百姓,确实没有缺少什么。皇上怜爱臣时,请求按照大隋的样子,衣服、饰物、法令、器用等都和中国相同。”隋炀帝把启人的表章交给群臣商议,公卿大臣请求按照启人奏请的去做,炀帝认为不行,就颁诏说“:君子教育别人,不要求改变习俗,何必用裁剪衣襟、系着长带子来同化他们呢?”仍旧用印封的文书答复启人,认为沙漠以北没有安静,还要再征战,只要有孝顺之心,何必改换衣服呢?炀帝大驾临幸千人大帐,款待启人以及突厥部落酋长三千五百人,赏赐给启人物品二千段,启人以下,赏赐各有等级差别。又颁布诏令,褒奖启人,赐予路车、乘马、鼓吹、旗帜,朝拜时不宣读名字,位置在诸侯王之上。炀帝亲自巡视云中,逆金河东去,向北驾幸启人住的地方。启人举杯祝寿,跪伏于地,非常恭敬。炀帝十分高兴,吟诗一首“: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砄肉,韦靌献酒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炀帝赐给启人和义城公主每人一个金瓮,以及衣服、被褥、锦纟采。特勤以下的官员各有等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