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为东海郡侯。
大元游骑至高桥,宰臣以闻。宣宗使人问执中,执中曰:“计画已定矣。”既而让宰执曰:“吾为尚书令,岂得不先与议而遽奏耶?”宰执逊谢而已。
提点近侍局庆山奴、副使惟弼、奉御惟康请除执中,宣宗念援立功,隐忍不许。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屡战不利,执中戒之曰:“今日出兵果无功,当以军法从事矣。”高琪出战复败,自度不免,颇闻庆山奴诸人有谋,十月辛亥,高琪遂率所将飐军入中都,围执中第。执中闻变,弯弓注矢外射,不胜,登后垣欲走,衣絓堕而伤股,军士就斩之。高琪持执中首诣阙待罪,宣宗赦之。以为左副元帅。
执中之党呼于衢路曰:“飐军反矣,杀之者有赏。”市人从之。飐军死者甚众,一军皆恟恟,宣宗遣近侍抚谕之,诏有司量加赙赠,众乃稍安。明日,除特末也泰宁军节度使,乌古论奋剌真授知济南府事,徒单金寿真授知归德府事,蒲察六斤真授知平阳府事。
甲寅,左谏议大夫张行信上封事曰:“《春秋》之法,国君立不以道,若尝与诸侯盟会,即列为诸侯。东海在位已六年矣,为其臣者谁敢干之。胡沙虎握兵入城,躬行弑逆,当是时惟鄯阳、石古乃率众赴援,至于战死,论其忠烈,在朝食禄者皆当愧之。陛下始亲万机,海内望化,褒显二人,延及子孙,庶几少慰贞魂,激天下之义气。宋徐羡之、傅亮、谢晦弑营阳王立文帝,文帝诛之,以江陵奉迎之诚,免其妻子。胡沙虎国之大贼,世所共恶,虽已死而罪名未正,合暴其过恶,宣布中外,除名削爵,缘坐其家,然后为快。陛下若不忍援立之劳,则依仿元嘉故事,亦足以示惩戒。”宣宗乃下诏暴执中过恶,削其官爵。赠鄯阳、石古乃,加恩其子。庆山奴、惟弼、惟康皆迁赏,近侍局自此用事矣。
论曰:金九主,遇弑者三,其逆谋者十人。熙宗之弑,惟大兴国一人世宗声其罪而磔之思陵之侧。徒单贞虽诛。未闻暴其罪状,后以戚畹又复赠官追封。余秉德、唐括辩等六人,皆以他罪诛,海陵之弑,其首恶为完颜元宜,则令终焉。卫绍王之弑曰胡沙虎,不死于司败之诛,而死于高琪之手。古所谓弑君之贼人得而讨之者,谓请于公上而致讨焉。如孔子之请讨陈恒是也。岂有如琪之擅杀而以为功者乎。金之政刑,其乱若此,国欲不亡,其可得乎!
部分译文
完颜元宜,原名阿列,另有一名叫移特辇,本姓耶律氏。他的父亲是耶律慎思,在天辅七年(1123),宗望追赶辽国君主到了天德的时候,慎思前来投降,并说西夏国派军队迎接辽国君主,就要渡过河去。宗望下书信给西夏人,讲清祸福利害,西夏人才没有派兵。皇上赐予慎思改姓完颜氏,官至仪同三司。
完颜元宜熟习骑射,擅长打。。皇统元年(1141),他担任了护卫,一步步提升至瓯里本群牧使,入朝做武库署令,又转任符宝郎。海陵王篡位,元宜为兵部尚书。天德三年(1151),海陵下诏书命令凡是赏赐姓氏的人都恢复原来的姓氏,元宜也恢复本姓耶律氏,他历任了顺义、昭义节度使,再次担任兵部尚书、劝农使。
海陵王征伐宋国,元宜以本官兼任神武军都总管,增派给他万余大名路骑兵。军队的前锋渡过淮水,攻克昭关,在柘皋遇上宋兵一万多人,奋力战退了他们。到了和州,十万宋兵前来抵抗,元宜带军奋战,直到傍晚才收兵。宋国人乘夜袭击军营,元宜把他们打退,黎明时追上宋兵,杀死了数万。凭这个功绩,元宜被提升为银青光禄大夫。海陵王增设浙西道都统制,让元宜兼任这个职位,督领各路军队渡江,佩带金牌,并赐他一套衣冠。
这时候,世宗已经在辽阳即位,军中很多人都想着是去是留。海陵王的军令甚急,极想渡江,众人都想逃跑回去,只等元宜做出决断。身为猛安的唐括乌野说“:前面有淮水阻挡,我们都会被捉住。近来听说新天子在辽阳即位,我们不如共行大事,然后全军回北方去。”元宜说:“等王祥来了再谋划此事。”王祥是元宜的儿子,任骁骑副都指挥使,在别的军营里。元宜派人秘密把他召来,王祥到了之后,就约定次日清晨在卫军轮换交接的时候开始行事。元宜先是欺哄众人说“:上方有令,尔等都弃去马匹,明日一早渡江。”众人都很恐惧,元宜这才把举行反叛的事情告诉他们,大家都答应了。
十月三十日黎明,元宜、王祥与武胜军都总管徒单守素,猛安唐括乌野,谋克斡卢保、娄薛、温都长寿等人率兵侵入御营。海陵王听到混乱的声音,以为是宋军突袭,急忙揽衣而起,有箭射入了军帐中,他捡起来一看,惊愕地说“:是我的军兵啊。”大庆山说:“事情紧急,应当逃出去躲避一下。”海陵王说:“逃到哪里去呢?”正要取弓,就已经中箭倒地了。延安府少尹纳合斡鲁补先用刀砍了他,他的手脚还在动弹,于是又把他勒死。骁骑指挥使大磐搬兵前来救援,王祥出来对他说“:已经来不及了。”大磐于是停止行动。军兵夺取的行营服装用品都用完了,就把大磐的衣服拿来包裹海陵王的尸体焚烧,接着逮捕了尚书右丞李通、浙西道副统制郭安国、监军徒单永年、近侍局使梁糵、副使大庆山,把他们全部杀掉。元宜兼代左领军副大都督的职权,派使者到南京刺死皇太子光英。大军返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