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松山后,左右两集团军连成一片乘胜西,集中10个师的
大兵力向龙陵城区发起总攻,经过5天激烈战斗,全歼日军,于11月3日夺回龙陵。
痕。
后来蒋介石找了个借,不让卫立煌兼任河南省主席,并将他的司令长官职务与西安办公室主任蒋鼎文对调。
卫立煌认真研究形式,分析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杜聿明、陈诚由于与国盟军总指挥史迪威将军关系不好,对作战不利。他从印度调来大批有经验的
军教官,
行大规模的战前训练,还恳请
军为中国军队培训了500多名军医。此外,卫立煌还命令
队反复
行战前的渡江演练,以至远征军在后来
渡
湍急的怒江过程中,只有一名士兵不慎落
亡。
在认真分析敌情后,1944年5月,他下令队用橡
艇、竹筏等工
渡怒江,向滇西日军发动
攻,由此揭开了滇西反攻战的序幕。
中国远征军自1944年6月1日起从正面仰攻松山,历经一个多月的攻,多次使用飞机重炮集中轰击和组织敢死队冲锋爆破均不奏效。
卫立煌被再度起用。1943年11月,蒋介石任命他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全权指挥由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两支野战队及相关支持
队共20万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
杜聿明听从蒋介石命令,在突围回国中途遭日军猛烈攻击,闯了惨绝人寰的野人山。在原始森林中转了3个月,2万人剩余不足2000人。奄奄一息的杜聿明还是退到印度的孙立人派
队把他救了
来。
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甸遭受重大挫折。
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中国驻印军总司令魏德迈称卫立煌为"101胜将军",意思是"百战百胜"都不足以形容他的战功。
在 滇西反攻战中,松山之战是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松山是滇缅公路滇西地区的咽
要
,日军国内调工程师专门设计,修筑了一个纵
达数十公里的
大防御
系,足以抵御10万兵力的攻克。
最为惨烈的松山之战
文中分史料来自卫立煌幼
卫
然回忆文章。
1945年4月,功勋卓著的卫立煌升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他策扬鞭的照片登上了
国《时代》周刊。
受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攻山任务最终落到了由卫立煌直接指挥的第8军上,一番
攻后,卫立煌改变策略,让
队从日军碉堡下方150米
开凿两条直达山
的爆破隧
,填
3吨TNT炸药,终于摧毁了日军建造在松山主峰上的
固工事,于9月7日成功收复松山。而这一场战斗,中方也付
了沉重代价,8000余人血染异国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