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安徽周玉冰文集 > 我们要的是村还是村落(2/2)

我们要的是村还是村落(2/2)

“这个村的变化有代表,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步,村民富裕了。但在这个程中,传统文明、乡村秩序、田园风光又在逝,这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那些传统文化厚的村落,我们要加大保护力度。”社会学家王开玉教授对这个问题,并且说他们正在对这个课题展开调查“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呼吁要保护乡村的田园风光。许多国家的城乡建设是非常注重文明与传统的,我们也要留住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

在岁月中荒凉。

所以叫“百田周屋”,是因人而名,传到周希用时村有一二十人家,其中十一世孙中有个叫周柏田的从平凡中发了家,置买田地,最鼎盛时期,几十里范围内的良田都被买下,成为望江著名的土财主。因为田地多“柏田”就叫成了“百田”最富有的时候,望江陈德兴钱庄向其家族借24箩金银铜钞,归还时走漏风声,夜间下地窖时被茅家池对岸的土匪抢了。在池中心用笆斗分赃,有人分了四斗,有人分了二斗五。后来他们都成了土财主,外号就叫“笆斗老四”、“二斗五”

我们小的时候,都在村里玩耍,直到暮落下炊烟升起,家人呼唤才披着汗回家。今天住在路边的孩门就被提醒有车。当前,国家在推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怎样到科学规划呢?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一再调,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不能赶农民上楼。因而,建设新农村,我们必须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更不能占用耕地。要依山就势,傍成形。村庄原有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树更要度重视予以保护。

一个冬日的傍晚,我穿过荒芜的村来到龙林。现在的龙林被私人承包,原来茂密的树木已经砍伐,土地被推土机平整,行快生林的栽。找到一块大的老墓碑,估计是重新安立的。字迹依旧,笔画遒劲,但辨认不清,应该是龙氏弟兄的墓地吧。前,暮苍茫,寒云烟,孤庙冷寂。积淀一两百年,茂密树木掩映一代文人弟兄墓冢、百鸟唱晚的乡村风景只能是村民的记忆了。

龙燮幼年就有神童之称,6岁受业于吴廷楷门下,他“十岁就熟读五经四书”,12岁应童试名列第一。20岁府学又考第一。康熙二年(1663年)参加乡试竟名落孙山。以后连考几次都榜上无名,便在武昌湖畔建石楼著述。康熙十八年,他考中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校正《二十一史》,纂修《明史》、《大清一统志》。曾任大理寺正,后在刑担任过要职。

村落的文化底蕴

新盖的房屋后面就是龙林,村民戏称有靠山。传说中龙林是一块风宝地,地势为“飞雁投湖”当初,有人化,龙氏先人将祖坟下葬在“飞雁”的尾,终于育了龙燮、龙光两弟兄。

村落变化的思考

龙光30岁考中康熙丁未科第四名士。曾任太原同知、邵武知县、宁化知县。康熙三十六年,年过六旬的龙光守台湾。六年后回归故里,后葬在龙林,老人们记得墓碑上曾经有“余一观海外,弃职归来”等字句。后来在破“四旧”中,墓碑被推倒,墓地也曾被掘开。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