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怀的时候,多次说要给他生一个儿子,韩江林不敢答应。他提出和罗丹结婚,罗丹说会影响他的政治前程,死活不答应。按他们目前的关系,名不正言不顺,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背上一个私生子的名义。在这个问题上,他和兰晓诗,和罗丹都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孩子啊。"韩江林轻轻地脱口而出。吉祥用小手拍拍他的脸:"我是爸爸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韩江林闹了个大花脸,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他把吉祥抛起来,吉祥快活地大笑,屋里弥漫着香甜的气息。兰槐背着围裙忙出忙进。韩江林和兰槐打过招呼,夸奖道?:"爸爸做的菜真香啊,晓诗在国外吃着汉堡包,念念不忘的就是爸爸煮的鸡稀饭。"他有意说兰晓诗,让大家都沉浸在怀念兰晓诗的同一种情感中,以减轻内心的尴尬。
兰东进和王妹一起从按摩店回来,给韩江林庆祝生日。两口子相亲相爱,相敬如宾,韩江林心生羡慕,心说,如果说爱情是上天赐予的缘,幸福则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智力和所受的教育程度无关。
一家人围桌而坐,其乐融融。门铃不知趣地震响。保姆通过可视门铃,询问来者,然后告诉韩江林:"韩哥,找你的。"韩江林难得此刻的清静和幸福,不耐烦地说:"说我不在。"
兰槐说:"来者都是客,哪能把客人拒之门外?"说着主动走下楼迎客。
客人未入堂,笑声先扬上来。韩江林听出是丹江乡刘士贵乡长的声音,忙站起来迎候。
"韩部长,你好哇。"刘士贵抢上前抓住韩江林的手,以一贯的大嗓门热情招呼。见岳父手里提着两只野鸡,韩江林板着脸批评道:"你一个老同志,还不懂组织纪律吗?"
"在单位讲纪律,在家讲人情。"刘士贵嘿嘿一笑,"韩部长去年到丹江调研,鼓励我们引进野鸡养殖,项目获得了效益,特地来向韩部长汇报。"
他一口一个"韩部长",当着岳父母的面,韩江林过意不去,说:"这是在家里,叫我小韩就成。"
"部长就是部长,"刘士贵看见丰盛的饭菜,"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兰东进脑筋简单,嘴快,说:"今天是妹夫的生日。"
"我三十夜脚洗得好,净碰到好事。"刘士贵毫不客气地坐下。
兰家一阵慌乱,摆上了客人的碗筷。刘士贵端起酒杯主动向韩江林祝贺生日。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士贵不明说,韩江林也知道他为何事而来,但大家心照不宣。刘士贵想调到机关的事情,属于可调可不调的范围。刘士贵的到来,无疑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就是说,刘士贵的主动改变了事物发展的态势。满足别人愿望的助人为乐一向被视为传统美德,更何况是到自己门下朝拜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