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大伟,这件事要顺乎民意。不过,你做得很对,凡事都要与组织上保持一致,许智泰干了十年副处长,为什么?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抬头看路,怎么知道自己在为谁拉车呀?”
肖主任的话如醍醐灌顶,对我来说组织就是肖主任,综合二处的人全都围着市长、副市长转,以为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只有市长、副市长,却忽略了真正的县官是肖福仁。想到这儿,我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处内,毫不犹豫地在给厅党组的公开信上签了字,我知道赵忠完了,但我也知道,即使赵忠走了,综合二处的处长也不可能是许智泰,谁会提拔一个找不到组织的人?
但是许智泰是做着处长梦的,他一定是受到了黄小明的蛊惑,自从录音笔事件以后,黄小明对赵忠便敬而远之。在此之前,黄小明出于感恩,一直维护赵忠。其实,黄小明从研究室调入办公厅,起决定作用的根本不是赵忠,不过是由于黄小明文笔好,得到了刘一鹤的赏识,在这件事上,赵忠不过是个跑龙套的,但是,黄小明把感恩都给了赵忠。可赵忠不受尊敬,变本加厉地奴役黄小明,黄小明受了很多委屈,但他出于感恩都忍了,直到录音笔事件,赵忠落井下石,竟然捅到了厅党组,当时肖主任还找我了解过情况。起初,我对黄小明没什么好印象,不过是文凭高了点,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何况他来之前只有许智泰一个人拿大材料,根本忙不过来,我是最有希望第二个拿大材料的,黄小明一来,我便一点机会也没有了。但是几个大材料下来,黄小明的确写出了水平,高出许智泰不知多少筹,别看都是八股文,但黄小明不落俗套,写出了真知灼见。我这个人喜欢有本事的人,渐渐对他有了好印象,黄小明也渐渐明白大家为什么对他冷落,在无数次地体验了赵忠的专制之后,他开始抵触,惹恼了赵忠。别看赵忠长得肥头大耳,却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就因为黄小明不愿意再被他奴役,他就怀恨在心,竟然想借黄小明丢了处内的录音笔大做文章。当时肖主任找我了解情况时,我出于义愤,着实替黄小明说了许多好话,黄小明有所察觉,录音笔事件后,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人越接触,了解就越深。其实黄小明是个既有抱负又有城府的人,这次“政变”事件,许智泰几步棋走得步步为营,多半是黄小明的主意。许智泰可能以为黄小明参与“政变”是为了副处长的位置,这就是许智泰迟迟升不上去的原因。其实,黄小明早就看出这次“政变”的结局,而许智泰还做着黄粱梦,想一想都觉得许智泰可怜。
赵忠在日本欣赏北海道风光时怎么也想不到,被他统治得如铁桶一般的综合二处,竟然搞起了“辛亥革命”而且得到了厅党组的默许,赵忠回到综合二处,还没从北海道迷人的风光中醒过来,就被灰溜溜地调离了综合二处,去后勤服务中心当书记,赵忠深知在仕途上大势已去,毅然辞职下海。
其间许智泰代理处长,我到综合二处以来,从未见过许智泰心情如此愉悦过。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任常务副市长彭国梁走马上任,综合二处处长也有了新人选,他就是给老领导当了五年秘书的杨恒达。
杨恒达一上任,许智泰的情绪就落到了谷底,但是杨恒达的打法与赵忠截然不同,为了使许智泰心理平衡,也为了打破黄小明与许智泰的联盟,杨恒达分而治之,将出国的机会全让给了许智泰,将所有的大材料都压给了黄小明,我和欧贝贝写材料的机会也开始多起来,综合二处似乎从专制走向了共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许智泰包揽了全部的出国机会,综合二处的利益格局再一次失衡。利益一旦失衡,大家就难免各怀心腹事。
眼下摆在我和黄小明面前最大的诱惑是彭副市长的秘书胡占发即将到任,最有希望接替胡占发的就是我和黄小明,本来我和黄小明的关系是最融洽的,眼下却成了最较劲的竞争对手。别看黄小明表面上若无其事,暗中却不放过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