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明白,他能当上清河市的一把手,确与遇上了“贵人”有关。“遇贵人”是民间的一种很流行的说法。陆国杰24岁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30岁当上副县长,可算是年轻有为。可是此后一干就是十年,先后分管过农业、工业经济、文化教育,直到40岁,眼看就要过了年轻干部的年龄界限,还只是个常务副县长。眼看着那些资历比他浅,能力比他差的,政绩平平的干部一个接一个地提拔了,而自已却原地不动,心里就越发着急。论工作能力,陆国杰思路清楚,有主意,有办法,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对陆国杰都有较高的评价;论政绩,陆国杰十分勤奋,所分管的工作样样走在前面,可谓是政绩突出;论关系,他对上谨慎侍奉,对下级尽量做到谦和。多年的官场励练,他深知关系的重要性。陆国杰当然知道自己的短处,没有后台,又不善巴结上司,只能凭本事实干。仕途中人谁不想博得上级的赏识而青云直上,更何况官职在如今的社会中附加了比官职本身更多的内容。职务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力、地位、利益、名誉,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官员的人生成败。整天的忙忙碌碌却升迁无路,有时会心生倦意。
有一天,陆国杰在办公室无意中看到一份中央党校举办市、县长学习研讨班的报名信函,陆国杰找到县委沈长河书记,提出要参加学习“充充电”
沈书记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说:“你累了,这一段时间你是太累了,出去放松一下也好,就算休个假。”陆国杰是沈长河手里的得力干将,让他参加中央党校的学习研讨班,也算是对陆国杰的一种奖励。
就这样陆国杰到中央党校学习一个月。党校学习课程安排得十分宽松,每天上午听课,下午以看书自学为主。这一个月里,陆国杰每天下午都到学校的游泳池里游上几个来回。陆国杰从小在河边长大,特别喜欢游泳,这些年由于工作太忙,加上山区没有游泳的条件,几年都没好好游过泳。在游泳池里,陆国杰结识了一位同样爱好游泳的党校学员老杨。老杨五十岁,南方人,稍稍有些胖,他每天来游泳是为了减肥。陆国杰和老杨边游泳,边聊天。陆国杰平时爱读书,对政治经济理论和中国文化都有较长时间的关注,谈资颇丰。俩人在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颇为投机。一个周末晚上,陆国杰和老杨从游泳池一起出来,陆国杰提出请老杨到附近的酒店里小酌,老杨欣然答应。陆国杰善饮白酒一斤不醉,老杨也很能喝,半斤酒下肚面不改色。
酒热心肠,陆国杰谈起县里的工作,痛陈官场时弊,纵论政治抱负,时而慷慨激昂悲歌泄愤,时而高谈国事指点江山。
陆国杰说:“当今最大的腐败,不仅仅是几个腐败分子贪了几个钱的问题,而是‘庸才为政,败家子当家’的问题!许多腐败是体制、机制缺陷造成的…两个县委书记,一个书记为官一任,振兴了一地的经济,一个书记政绩平平,对比两县经济,你会发现几年间GDP相差了好几十亿元。庸才也许没有贪,但这种人祸害远远大于贪官。如果是败家子当政,那就是祸国殃民!改革时代,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做官的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搏击潮头,而不应抱着理想做一介腐儒,有为之士应该在真理与价值间找到平衡…”
老杨问:“如果让你当县委书记你会不会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