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一战中的经济红利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同英国人一样,美国人是他们最大的债主,因此虽然日本把美国列为头号的对手,但是显然这个经济巨人的话还是很有力量的。
美国人不仅把同盟看成他在中国的最重要的盟友,还是从陆地上限制日本势力和抵御**的屏障。或许是因为俄国的关系,美国对同盟的民主制度分外的欣赏,所有的这些都使得不可能对日本可能的对同盟的战争无动于衷。在币原看来,向同盟开战,无疑是拔美国这个老虎的须子,同盟现在的经济潜力就已经不可低估,如果有美国的支持,日本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倘若一味的强硬,只会自取其辱。
再说军事上的,经过令人震惊的长城会战后,日本人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因为皖军的建军模式完全参照日本。虽然此次皖军的临场指挥受到日本军人的诟病,但是显然的同盟在武器的装备质量方面已经走在了日本的前面。因此,尽管日本军部激进分子疯狂叫嚣,但是日本政府和军队元老都主张慎重行事。就算日本引以为傲的海军此时实际上也没有完成战备。日本海军的假想敌是美国,它的主力舰队拥有10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17艘轻巡洋舰、20艘较新的驱逐舰、1艘7500吨级的航空母舰。但是,与此同时,还有4艘重巡洋舰、14艘驱逐舰、2艘大型航空母舰在建造的过程中。
当日本人宣布接受和谈后,已经取得了实惠的直皖军阀也相继宣布停战,此时逼近吉安的督府军在直皖宣布停战后也被迫宣布停止进攻。国内外各方于是只好再次进入北京城商谈善后事宜,此次会议由美英这两对调停人主持,虽然颇损国体,但是我觉得此时没有必要在乎这种小节。和谈会场共分两个,一个是商讨国际问题,一个商讨国内问题。国内问题,各国派出代表作为观察方,实际上是乘机施加压力。至于国际问题,则有北京政府、同盟、吴佩孚,以及各国公使参加。
英国人显然不想丢弃吴佩孚已经取得的战果,但是又想帮助李纯重新取得江苏。但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日本人宣称,除非吴佩退出直隶,否则他们不支持恢复江苏的原来状况。至于南方政府军在江西的问题,大部分人倾向于恢复原状,因为皖系强大的南方集团希望借此获得各方在江苏问题上的让步。至于同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消灭了华北皖军的主力本身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如此大的损失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的,因此同盟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所谓的国际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