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之下出关前来保护我大唐百姓,除非贵国不再迫害各屯汉人百姓且和睦相处,否则我正义使者及飞虎武士便将大队人马陆续出关!”
那军将一听之下顿心中大惊,才知这些汉人竟是大唐疆境中威名鼎盛的正义使者及飞虎堂武士,内心忐忑中却也有些忿忿不平的怒喝道:“呔!尔等虽是贵国武林中的盛名帮派,但岂可侵入我国疆域干涉我国治权?难道不怕我大军将尔等一一诛绝吗?”
“哈哈哈!正因地处贵国辖域,因此我国军将不便出兵越境,可并非愿意任由贵国军民逼压残害我国百姓,便我等乃是百姓之身便无此顾忌,同胞互助抵抗迫害也属正理,而贵国之君如是亲政爱民的良君,便应依理息争安抚贵我双方百姓和睦相处,如此不但可促进贵我两国的交好且可使百姓无争相互走动互惠,也可使贵国盛产之物转贩中原牟利,如此岂不两利?”
那军将闻言立时忿忿的说道:“哼!若说起如今我国军民皆愤慨同心欲将各屯民逼离疆域,实乃源起各屯民欺压榨骗我国百姓,才引起我国军民的愤恨而造成此后果,若是各屯屯民肯依公道价格收取我国百姓也不致引起如此兵祸,尔等又岂可责怪我军民?”
唐天宝耳闻那军将之言顿时默然无语的似也有些惭愧,但也不同意契丹军将只藉此事便大兴干戈残害各屯屯民,因此正欲反驳时却听那头戴长羽的契丹王子己哇哇喝叫着,接而使听那军将已喝道:“屯内之人听着!我国王子己下最后之令!若两刻之后尔等再不开屯投降,我大军便将大举攻屯绝不宽容!”
那军将喝声一止立时策骑驰返,并向契丹王子禀报详情,但却遭到那位契丹王子的叱喝,未几便见两名军将朝两翼军骑疾驰而去,开始整顿阵势准各攻屯了。
唐天宝此时已知那两名戴有长羽的人,一名是契丹王子,另一人虽不知是什么身份,但想必也是身份不俗之人。
缓缓环望四周契丹军骑时,只见军骑调动频频,己然有了不同的军阵攻势,前方乃是一排执盾步旅,而铁盾之后另有一名弓箭手总计约在千人以上,再后便是有四千之众的骑队了。
由此阵势一望便知欲以弓箭先攻尔后骑队攻屯,因此唐天宝立时高声喝令道:“众兄弟注意了!敌方乃是军旅攻势,众使者目标放在对方弓箭手上,待军骑攻屯后才自行择取射杀,飞虎武士须隐妥身躯避免对方箭雨临身,并注意番子攻屯之人!”
屯内众人依令备战静候契丹军骑攻屯,果然在半个时辰一到立听契丹王子之方已响起了一阵角号长鸣声,便见执盾步旅及弓箭手已开始缓缓前行,每面盾后的弓箭手也已搭箭张弓备射。
依射技中其姿分立姿、跪姿及骑射三类,立姿及跪姿俱须身挺息平,运足臂力拉弓贴胸吻翎听弦。
也就是说身躯要挺直腰部要不弯,屏息静气肩平手稳拉弦及耳箭翎及口,瞄物测距松弦箭出乃是最强劲精准的射技,否则身不挺腰不直力道便弱,弓不张劲不足,气不平则肩摇手抖又何谈精准?
至于骑射则更是高一等了,快马疾驰中颠簸不止而且物随速移,因此须双腿紧夹马腹依座骑奔驰起伏中,拿捏起伏之速配合射技方能精准射物,否则必是箭箭落空成为敌箭。(此射技乃是军旅中重要一环,若非有高明射技便无法在战场上发挥遥攻歼敌之功,因此在汉唐之时军中战车、骑旅、步旅、水军皆须习练射技)
且说众契丹军士闻角号之令跨步前行,执盾步旅举盾挺枪前行,执弓箭手也开始搭箭了。
五十丈…四十五丈…四十丈…三十丈…
盾牌手护卫着弓箭手逐渐围向屯墙三十丈之距时,尚前行未顿的欲逼近二十丈之距万是弓箭手发箭的有效距离,但没想到屯墙上的敌人竟弓弓弦震鸣箭矢尖啸的发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