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炮灰损失掉,却不是他们想看到的。施泰因老上将的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们也同样不同意换一个小丑来做他们部队的司令官。
于是,借着前一段时间舆论对施泰因老上将的支持这股东风,这些仍旧坚持在新伦敦星系地财阀们便联合起来,一边继续对老上将进行鼓吹,一边也让各自的代理人对惩罚施泰因老上将的议案提出反对。
不过,万事万物都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好事反而就变成了坏事,就像邦联军事委员会在受到来自邦联议会和社会舆论地双重压力之后,马上就对施泰因上将发出了嘉奖令,既然嘉奖了,那老上将的职位就应该获得一定的提升,非在全面战争状态,是不可以把上将晋升成元帅的,所以施泰因上将在军衔方面是无法再获得提升的,所以能够提升的就只有他的职务了,这位现任职务为新伦敦战区司令官的老上将,马上就被邦联军事委员会的一张委任状任命为邦联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并限期其到军事委员会总部报到履新。
邦联军事委员会地高屋毕竟更像是政客,而不是纯粹的军人,所以他们对于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段运用得极其纯熟,如果他们成功的话,在他们眼中,已经越来越炽手可热,如同通天神梯一样的新伦敦战区司令官的职位就是他们的了,而施泰因这位老上将,虽然职务提升了,但在邦联军事委员会中,在其他委员的排挤之下,他却不会获得任何权力,毕竟委员长和副委员长虽然只一字之差,但两者地位相差何只千里。
邦联军事委员会的如意算盘岂能瞒得过“苏氏”等老牌财阀的眼睛,若论起老谋深算来,那些邦联议会和各职能委员会地高层官员,跟这些传统财阀的高层比起来,就跟幼儿园一样地水平。
本着把糖衣吃下去,把炮弹打回来的原则,他们并未对施泰因老上将被晋升为副委员长表示异意,但想把这位老上将调回军事委员会总部,对不起了,叛军突然发动了进攻,暂时无法脱身。
至于这个“暂时”是多长时间,就视“苏氏”等留在新伦敦星系地财阀们的公关能力而定了。他们对其他议员及背后支持地财阀所使有的手段中,有威逼的,施泰因老上将一旦被调走,他们就威胁说也要调走各自的部队,袖手旁观让“使徒暴动”的根源,也就是首先发起暴动的“使徒雅各”继续壮大下去;也有利诱的,持续的战斗将要采购许多物资,订单是可以向某某倾斜的;当然还有打同情牌的,你看看你们,刚刚受了施泰因老上将的恩惠,把你们的地方守备部队由一群菜鸟练成了老鸟,这才刚刚把部队调回原驻地就翻脸不认人了?
不能不说,这时候那些属于“新伦敦众”的财阀们是万众一心的,在齐心协力,各使神通之下,邦联军事委员会把施泰因老上将晋升为邦联议会副委员长的任命不但坐实了,施泰因老上将作为“兼任新伦敦星系战区司令官”的职务也最终被确任下来。军事委员会的高层官员们,这次可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
也许风暴的最中心往往是最平静的,作为风暴中心的施泰因老上将在这段时间里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在事件的刚开始,他就不认为他能够被调离现在的岗位,既然接下来的事情不是他所能够左右的,那这个纯粹的军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本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