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我来自军情9处 > 第一百六十四章四海称臣(3/6)

第一百六十四章四海称臣(3/6)

后来状词越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状告夏青夺人所爱,引得满城女子不肯嫁人,破坏他人姻缘等等,总之是告的不屈不饶,不亦乐乎。

有楚离这个强势的皇帝在背后,戚都长老院向来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苦无门路报效国家。;老臣们逮到这一机会,眼见这新东南总督这般顽劣,众长老们气的是吹胡子噔眼,洋洋洒洒万言攻许文字一篇又一篇的新鲜出炉,从戚都跑马到海市的书信官忙得脚不沾地,累的仰天大呼生不逢时。

夏青都督在众长老们的攻讦下,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后来的战战兢兢,再到最后连宴会都不敢再去,终日守在大厦都督府中不敢出门,过了几日,终于服软,颁布下一条政令。

在这样混乱的局面里,夏都督发出了一系列表面上看起来势弱的政令,朝堂上的局势,却在微妙的发生了改变。

先是礼部员外郎于贤,督察员首领承德,詹事府府台于永,一同被任命为南方三大道台,去督办南方叛乱之后的粮草赈灾事宜。这是一个肥差,并且能得到良好的民间名声,但是费时耗时,没有五六个月,休想回来。

然后,是户部崔事鲁肖,工部督府彭云坤一同前往胡杨河监视河工,也是个耗时费劲的差事。其后,和田郡百姓突然从田地里挖出盛世吉祥图腾石像,石像高二十多丈,像是上古之神物,上报给戚都钦天监之后,老夫子们断言之,此乃新圣人现世之祥瑞,主战胜国冒雨顺风调之兆。夏都督立马摩拳擦掌的准备去迎接吉祥石像回海市,百官一听这还得了?这样的天降祥瑞的喜事,谁主办谁就能在仕途上大添一笔光彩,哪能让那个一无是处的家伙拔得这个头筹?

于是,东南百官齐齐商讨,明言夏青一方都督之重责,实不宜离开海市,理应坐镇中央,统筹全局。可是这样的大事,派没有实力身份的人还不够分量,在后东方礼大步上前,一肩承担起这个重任。夏都督委委屈屈的在百官的监督下签署了文书,送东方大人远行。

紧接着,御史台刘御史为官清廉,去西南为郡守;钟天大人因母亲重病奉都督令归乡伺候母亲;左洪泽大人外出监察赋税收缴…

总之不过一月的时间,海市小朝廷中的元老重臣,全都因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外放办差。所堪办的差事,全都是名利双收的重要事情,东南官员们士所大振,他们认为这是对抗夏都督的一项巨大的胜利,显而易见,夏都督不胜其扰,不堪长老院的百般弹劾,开始让权了。

于是,一月之后,朝中就只剩下礼部尚书这个元老,这位说哭就哭的老臣带领着翰林院詹事府监察院的诸多年轻大臣的太学学子们再接再厉,行事荒诞,告夏青目无伦常,眼无尊卑。甚至还有一个太学学生别出心裁,突发其想的状告夏青身子赢弱,没有阳刚之气,不能当大国重臣之表率。

然而,就在众人告状的告的兴致昂扬,外放做官的走的欢天喜地,赴任留守也趾高气扬的时候,沿海边的一处港湾,朝鲜、澎湖等国的使臣,却同时来临。海市都督府当晚传来一纸文书,各国使者己到,时机成熟,迎接大典之后,开海禁。

这是一剂猛葯,打的满朝文武措手不及,在各方菲语飞速出海市,所有老臣们快马加鞭赶回旧部的时候,夏青都督无视门外哭天抢地的哑了嗓子的孙清诚和一众太学学生,直接去了海市门外,接回了各国使者。。手机看小说访问

整整七日,针对税收,组建海市衙门,海市的纺织,通货的物品,组建海军船队,制定法规等问题进行了了商讨之后,青夏于海市正阳门外,正是宣布建立海军,开放海禁,和各国交好通商。这项本来应该遭到剧烈反对和弹劾的政策,就这样轻而易举的颁布实施,再无回转之余地。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