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韩非子 > 诡使(2/3)

诡使(2/3)

译文

总的说来,君主用来治理国家是靠的刑罚,而现在自行其是的人却得到尊重。国家得以维系是靠的社会安定,而现在浮躁凶险、搬是非、阿谈奉承的人却受到任用。全国民众服从君主而令行禁止,靠的是信义和德行

不接受君主的召唤,却被称为正直。不接受君主的赏赐,却被称为清廉。不接受君主的制约,却被称为平等。有令不听从,却被称为勇敢。对君主毫无益,却被称为厚。缺乏上神,为人与世无争,善于行德施惠,却被称为仁义。为人持重而妄自尊大,却被称为长者。私立学派,结帮成群,却被称为师徒统。沉默寡言,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却被称为善于思考问题。损害义,追逐私利,却被称为机灵。凶险浮躁,反复无常,却被称为聪明。主张先人后己,对官爵低同等看待,宣扬泛天下的,却被称为圣人。鼓一般原则、本规律,理论站得住而实际不可用,起事来悖于社会常法的,却被称为是伟人。轻视爵位俸禄,不服从君主统治的,却被称为俊杰。臣下习染这风气到如此地步,在内就会扰民众,外就会不利于祖国。君主本该禁止他们的望,废除他们的非法活动,这样尚且阻挡不住,还要去推波助澜尊重他们,这是教导臣下犯上作,还想达到天下大治。

得无虑、勉知诈与诽谤法令,以求索与世相反者也?凡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学者也。故《本言》曰:“所以治者,法也;所以者,私也。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故曰:私者法者治。上无其,则智者有私词,贤者有私意。上有私惠,下有私,圣智成群,造言作辞,以非法措于上。上不禁,又从而尊之,是教下不听上、不从法也。是以贤者显名而居,人赖赏而富。贤者显名而居,人赖赏而富,是以上不胜下也。

设立名位称号,本是用来表示尊贵的,而现在有人轻视名位和实权,世俗却称赞他们尚。设立爵位等级,本是用来作为区别贵贱基本标准的,但是对君主傲慢而不愿求见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贤明。威利是用来推行政令的,而对于那些无视利禄和轻视权威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庄重。法令是用来治理国家的,但对于那些不遵从法令而为私门效劳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忠诚。官爵是用来勉励民众的,但对于那些追求声誉而不肯官的人,世俗却称赞他们是有气节的人。刑罚是用来独揽威严的,但对于那些无视法令、不怕刑杀的亡命之徒,世俗却称赞他们是勇士。民众急于追求名声,超过了追求实利;这样,一些沦落到饥饿贫困境地的士人,哪能不隐居山折磨自己以便在天下挣得名声呢?所以,社会得不到安宁的原因,不是下面的罪过,而是君主失去了治国的原则。君主常常尊重那些造成祸的行为,而轻视那些能使社会安定的措施,因此下层人士向往的,就经常和君主应该用来治国的措施背而驰。

现在让臣听从君主,是君主的当务之急。但对于忠厚老实、纯朴诚信、事专心、说话谨慎的行为,却被说成是贫陋无礼。严格遵守法度,认真听从政令,却被说成是愚笨。尊敬君主,害怕犯罪,却被说成是胆小。言论适合时宜而有分寸,行为符合法治而恰如其分,却被说成是没有息。对君主没有二心而不从事私学,听从官吏而遵循教化,却被说成是浅薄。

圣人用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措施有三:第一是利禄,第二是威权,第三是名称。利禄是用来赢得民众的,威利是用来推行政令的,名称是君臣共同遵行的准则。除了这三,即使还有别的措施,也不是急需的了。现在利禄不是没有,民众却不受君主化;威权不是不存在,民众却不去服从;官府不是没有法令,但办事时却没有严格照明文规定。这三措施不是不存在,但社会有时安定,有时混,为什么呢?是因为君主推崇的东西和他用来治理国家的措施相违背。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