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韩非子 > 说疑(2/4)

说疑(2/4)

讽一而语同。大者不难卑尊位以下之,小者爵重禄以利之。夫人之爵禄重而党与弥众,又有邪之意,则臣愈反而说之,曰:“古之所谓圣君明王者,非长幼弱也,及以次序也;以其构党与,聚巷族,上弑君而求其利也。”彼曰:“何知其然也?”因曰:“舜尧,禹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察四王之情,贪得人之意也;度其行,暴之兵也。然四王自广措也,而天下称大焉;自显名也,而天下称明焉。则威足以临天下,利足以盖世,天下从之。”又曰:“以今时之所闻,田成取齐,司城罕取宋,太宰欣取郑,单氏取周,易牙之取卫,韩、魏、赵三分晋,此六人者,臣之弑其君者也。”臣闻此,然举耳以为是也。故内构党与,外摅巷族,观时发事,一举而取国家。且夫内以党与劫弑其君,外以诸侯之讙骄易其国,隐敦适,持私曲,上禁君,下挠治者,不可胜数也。是何也?则不明于择臣也。记曰:“周宣王以来,亡国数十,其臣弑其君取国者众矣。”然则难之从内起与从外作者相半也。能一尽其民力,破国杀者,尚皆贤主也。若夫转法易位,全众傅国,最其病也。

译文

至于许由、续牙、晋伯、秦颠颉、卫侨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识、卞随、务光、伯夷、叔齐,这十二个人,都是见利不动心,临危不惧的。有的给他天下都不接受,一旦遇到劳苦和屈辱,就不愿要官府的俸禄。见利不动

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则虽弋驰骋,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不明臣之所言,虽节俭勤劳,布衣恶,国犹自亡也。赵之先君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适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弋,夏浮,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筒退不肃、应对不恭者斩于前。故居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敬侯享国数十年,兵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于所以任臣也。燕君哙,邵公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堙污池台榭,外不弋田猎,又亲耒耨以修畎亩。哙之苦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死国亡,夺于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

治国的大事,不仅仅指的赏罚得当。赏无功的人,罚无罪的人,不能称作明察。赏有功的人,罚有罪的人,且全无遗漏,作用仅仅局限在个别人上,并不能起鼓励立功和禁止犯罪的作用。因此,禁止邪的办法,首要的是禁止邪的思想,其次是禁止邪的言论,再次是禁止邪的行为。现在世上的人都说“给君主带来尊崇,国家带来安定的,必然要靠仁义智能”,却不知导致君主卑下、国家危的,必定因为仁义智能。所以掌握法术的君主,据弃仁义,废除智能,用法来使人服从。因此声誉远播而名震四海,百姓太平而国家安定,在于君主懂得使用民众的方法。一般而论,术是君主应该掌握的,法是官吏应该遵循的。既然这样,那么派遣侍从官员每天把法治的理传达到门之外,直到境内的民众每天都看到法令,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过去有扈氏有个臣叫失度,兜氏有个臣叫孤男,三苗有个臣叫成驹,夏桀有个臣侯侈,商封有个臣叫崇侯虎,晋国有个臣叫优施,这六个人都是导致国家灭亡的臣。他们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内心险毒辣,外表小心谨慎,用以表明自己善良;称颂远古,使好事变坏;善于控制君主,收集君主隐微的意向,以投合君主的好来扰君主:这些都是郎中官和左右侍从一类的人。以往的君主,有的得到大臣后安国存,有的得到大臣后危国亡。得到大臣这一是相同的,但利弊相差极大,所以君主对于左右近臣不能不加倍小心。君主的确实能明察臣说的话,那么区别贤与不贤的人就像区别黑白那样清楚了。

故曰:人臣有五,而主不知也。为人主者,有侈用财货赂以取誉者,有务庆赏赐予以移众者,有务朋党徇智尊士以擅逞者,有务解免赦罪狱以事威者,有务奉下直曲、怪言、伟服、瑰称以眩民耳目者。此五者,明君之所疑也,而圣主之所禁也。去此五者,则譟诈之人不敢北面谈立;文言多、实行寡而不当法者,不敢诬情以谈说。是以群臣居则修,动则任力,非上之令不敢擅作疾言诬事,此圣王之所以牧臣下也。彼圣主明君,不适疑以窥其臣也。见疑而无反者,天下鲜矣。故曰:孽有拟适之有拟妻之妾,廷有拟相之臣,臣有拟主之,此四者,国之所危也。故曰:内并后,外贰政,枝适,大臣拟主,也。故《周记》曰:“无尊妾而卑妻,无孽适而尊小枝,无尊嬖臣而匹上卿,无尊大臣以拟其主也。”四拟者破,则上无意、下无怪也;四拟不破,则陨灭国矣。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