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导致汗出、头目昏晕、全身筋肉跳动、身体振颤。里寒因用冷水浇灌治疗而更甚,所以出现腹泻不止,腹泻完谷不化,脱肛,呕吐,起卧不安,手足微有厥冷,身上发冷而心中烦躁。如果治疗稍迟,就无法挽救。
脉象浮而大,浮是气实,大为血虚。血虚则阴亏,阴虚则阳亢。如果膀胱空虚,阳热乘虚下乘,小便应当黄赤短涩,现反见小便通畅而大汗出,照理阳气应虚衰,现阳气反而盛实,致使津液大量外泄,营血受到煎熬而虚竭,出现口干、心烦不能安睡、肉消形瘦等证。医生如再用峻猛药攻下,必使阴液更伤,阴竭而阳脱,势必出现大便泻下如污泥的变证,预后不良。
脉象浮而紧,浮为感受风邪,紧为感受寒邪。感受风邪则损伤卫阳,感受寒邪则损伤营阴。风寒之邪同时感受,则营卫俱病,所以有骨节疼痛等证,应当用发汗法治疗,而不能攻下。
脉象数的,一般主热,表现为长时间跳的快而不歇止。如果数脉中而见歇止,是邪气结滞、正气郁结。脉数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心烦、下利不止的变证。
脉象浮大,为表实邪盛,当用发汗法治疗。医生却反而用攻下法治疗,这是严重的治疗错误。
病人想要呕吐的,不能用攻下法治疗。
凡病属阳气亢盛的发热,不能攻下。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心下痞结胀硬的变证。
病人脾胃本来虚弱,如果误攻其邪热,就会导致呃逆的变证。
阳虚阴盛的大便硬结,不能攻下。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引起腹泻完谷不化、腹部胀满的变证。
患伤寒病,头痛发热,微微出汗,证属阳明里热。如果误用发汗,则里热更甚,产生神昏不识人的变证;误用火熏法治疗,则火邪内迫,出现喘气、小便不通、胃脘及腹部胀闷等变证;误用攻下,则耗伤津液,出现短气、小便解出困难、头痛、项背强急不舒等变证;误用温针,则致热盛动血,出现鼻衄等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