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
【一行】
四曰: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则君臣父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
莫大焉。凡人
,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不可知,则知无安君、无乐亲矣,无荣兄、无亲友、无尊夫矣。
大未必王也,而王必
大。王者之所藉以成也何?藉其威与其利。非
大则其威不威,其利不利。其威不威则不足以禁也,其利不利则不足以劝也,故贤主必使其威利无敌。故以禁则必止,以劝则必为。威利敌,而忧苦民、行可知者王,威利无敌,而以行不知者亡。小弱而不可知,则
大疑之矣。人之情不能
其所疑,小弱而大不
,则无以存。故不可知之
,王者行之,废;
大行之,危;小弱行之,灭。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
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陵上
木,人以为期,易知故也。又况于士乎?士义可知故也,则期为必矣。又况
大之国?
大之国诚可知,则其王不难矣。人之所乘船者,为其能浮而不能沈也。世之所以贤君
者,为其能行义而不能行邪辟也。孔
卜,得贲。孔
曰:“不吉。”
贡曰:“夫贲亦好矣,何谓不吉乎?”孔
曰:“夫白而白,黑而黑,夫贲又何好乎?”故贤者所恶于
,无恶于无
。夫天下之所以恶,莫恶于不可知也。夫不可知,盗不与期,贼不与谋。盗贼大
也,而犹所得匹偶,又况于
成大功乎?夫
成大功,令天下皆轻劝而助之,必之士可知。
五曰: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观于《
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
之奇、吴用伍
胥之言,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
,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尧传天下于舜,礼之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
,
请北面朝之:至卑也。伊尹,庖厨之臣也;傅说,殷之胥靡也,皆上相天
:至贱也。禹东至榑木之地,日
九津,青羌之野,攒树之所,扌昬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
址、孙朴续樠之国,丹粟漆树沸
漂漂九
之山,羽人、
民之
,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
气之民,积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太戎之国,夸父之野,禺
之所,积
、积石之山。不有懈堕,忧其黔首,颜
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
尽地利:至劳也。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
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十日
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
为天
,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于夫
。”许由辞曰: “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
之
,耕而
,终
无经天下之
。故贤主之于贤者也,
莫之妨,戚
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皋
,众疑取国,召南
虔、孔伯产而众
止。晋人
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
产为之诗曰:“
惠思我,蹇裳涉洧,
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
产在焉,不可攻也。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乃辍攻郑。孔
曰:“《诗》云:‘无竞惟人。’
产一称而郑国
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
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梁北有黎丘
,有奇鬼焉,喜效人之
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
之状,扶而
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
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
苦我,何故?” 其
泣而
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
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
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
,
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
者,而杀于真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
于泽而问牧童,
于
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夫孪
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