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曰:言者以谕意也。言意相离,凶也。国之俗,甚多
言,而不顾其实,务以相毁,务以相誉,毁誉成党,众
熏天,贤不肖不分。以此治国,贤主犹惑之也,又况乎不肖者乎?惑者之患,不自以为惑,故惑惑之中有晓焉,冥冥之中有昭焉。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然有亡者国,无二
矣。郑国多相县以书者,
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
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是可不可无辩也。可不可无辩,而以赏罚,其罚愈疾,其
愈疾。此为国之禁也。故辩而不当理则伪,知而不当理则诈。诈伪之民,先王之所诛也。理也者,是非之宗也。洧
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 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夫伤忠臣者有似于此也。夫无功不得民,则以其无功不得民伤之;有功得民,则又以其有功得民伤之。人主之无度者,无以知此,岂不悲哉?比
、苌弘以此死,箕
、商容以此穷,周公、召公以此疑,范蠡、
胥以此
,死生存亡安危,从此生矣。
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
胜因胜,所
罪因罪。郑国大
,民
喧哗。
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今世之人,多
治其国,而莫之诛邓析之类,此所以
治而愈
也。齐有事人者,所事有难而弗死也。遇故人于涂,故人曰: “固不死乎?”对曰:“然。凡事人,以为利也。死不利,故不死。”故人曰: “
尚可以见人乎?”对曰:“
以死为顾可以见人乎?”是者数传。不死于其君长,大不义也,其辞犹不可服,辞之不足以断事也明矣。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桥言无择。齐人有淳于髡者,以从说魏王。魏王辨之,约车十乘,将使之荆。辞而行,有以横说魏王,魏王乃止其行。失从之意,又失横之事,夫其多能不若寡能,其有辩不若无辩。周鼎著倕而龁其指,先王有以见大巧之不可为也。
【离谓】
【辞】
五曰: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
辞之中又有辞焉,心之谓也。言不欺心,则近之矣。凡言者以谕心也。言心相离,而上无以参之,则下多所言非所行也,所行非所言也。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
为,赵助之;赵之
言言者也。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终日玩之而不去。其父告之曰: “闻蜻皆从女居,取而来,吾将玩之。”明日之海上,而蜻无至者矣。胜书说周公旦曰:“延小人众,徐言则不闻,疾言则人知之。徐言乎,疾言乎?”周公旦曰:“徐言。”胜书曰:“有事于此,而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
言乎,勿言乎?”周公旦曰:“勿言。”故胜书能以不言说,而周公旦能以不言听。此之谓不言之听。不言之谋,不闻之事,殷虽恶周,不能疵矣。
麜e不言,以
相告,纣虽多心,弗能知矣。目视于无形,耳听于无声,商闻虽众,弗能窥矣。同恶同好,志皆有
,虽为天
,弗能离矣。孔
见温伯雪
,不言而
。
贡曰:“夫
之
见温伯雪
好矣,今也见之而不言,其故何也?”孔
曰:“若夫人者,目击而
存矣,不可以容声矣。”故未见其人而知其志,见其人而心与志皆见,天符同也。圣人之相知,岂待言哉?白公问于孔
曰:“人可与微言乎?” 孔
不应。白公曰:“若以石投
,奚若?”孔
曰:“没人能取之。”白公曰: “若以
投
,奚若?”孔
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 “然则人不可与微言乎?”孔
曰:“胡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为可耳。”白公弗得也。知谓则不以言矣。言者谓之属也。求鱼者濡,争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浅智者之所争则末矣。此白公之所以死于法室。齐桓公合诸侯,卫人后至。公朝而与
仲谋伐卫,退朝而
,卫姬望见君,下堂再拜,请卫君之罪。公曰:“吾于卫无故,
曷为请?”对曰:“妾望君之
也,足
气
,有伐国之志也。见妾而有动
,伐卫也。”明日君朝,揖
仲而
之。
仲曰:“君舍卫乎?”公曰:“仲父安识之?”
仲曰:“君之揖朝也恭,而言也徐,见臣而有惭
,臣是以知之。”君曰:“善。仲父治外,夫人治内,寡人知终不为诸侯笑矣。”桓公之所以匿者不言也,今
乃以容貌音声,夫人乃以行步气志。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晋襄公使人于周曰:“弊邑寡君寝疾,卜以守
,曰:‘三涂为祟。’弊邑寡君使下臣愿藉途而祈福焉。”天
许之,朝,礼使者事毕,客
。苌弘谓刘康公曰:“夫祈福于三涂,而受礼于天
,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
,殆有他事,愿公备之也。”刘康公乃儆戎车卒士以待之。晋果使祭事先,因令杨
将卒十二万而随之,涉于棘津,袭聊、阮、梁蛮氏,灭三国焉。此形名不相当,圣人之所察也,苌弘则审矣。故言不足以断小事,唯知言之谓者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