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省游畋之娱;云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9矢,而不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
,陛下之所常行。臣之愚昧,惟愿陛下思而不怠,则至
之
与三、五比隆,亿载之祚与天地长久。虽使桑穀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
之患,
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而君
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贞观八年,有彗星现在南方,此彗星长六丈,足足过了一百多天才消失。对此,唐太宗对侍臣说:“天上
现了彗星,是提醒我的德行有亏缺,这是什么凶兆呢?”虞世南说:“过去齐景公看见彗星,就问晏
是何原因。晏
说:‘主公挖掘池塘唯恐不
,修筑台榭唯恐不
,实施刑罚唯恐不严,所以上天就呈现彗星,这是对主公的警戒呀!’齐景公非常畏惧,于是就修养
德,十六天之后,彗星就陨落了。陛下如果不加
仁政,虽然境内屡次
现凤凰之类的祥瑞之兆,终究对国家是没有益
的。只要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乐,即使有灾害变故,也不会损害陛下的圣德。希望陛下不要因为自己功
盖世就骄傲自大,也不要因为天下太平已久就放纵逸乐。如果能始终如一地
持德治,即使天上
现了彗星也不足为惧。”唐太宗说:“我治理国家,自诩没有犯过齐景公那样的过失。但是我十八岁就开始创业,北面灭掉了武周,西面铲平了薛举的势力,东面擒获了窦建德、王
太宗纳其言。
译文
贞观八年,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大蛇时常没。另外,崤山以东及江淮地区也常常发生洪灾。唐太宗向大臣们询问此事,秘书监虞世南说:“
秋的时候,梁山崩塌,晋国国君召集大臣伯宗查问原因,大臣伯宗说:“山川是国家的主脉,如今山崩溃,河断
,大王现在应该不再奏乐、不穿华丽的衣服,乘坐没有文饰的
车,用钱币拜祭梁山。”梁山,是晋国属地,晋国国君采纳了这个意见,果然事后再无灾害。汉文帝元年,齐、楚之地有二十九座山在同一天崩溃,洪
泛滥。汉文帝下令周围的郡国不再向朝廷
献供奉,又向老百姓施加恩惠,远近之地的百姓无不
欣鼓舞,不久,灾害自然消失。后来汉灵帝时,有人在皇帝的御座旁发现了一条青蛇;晋惠帝时,在齐地发现了一条长三百步的大蛇,这条蛇经过集市
朝堂。一般来说,蛇应当生活在杂草丛生的荒野,而这条蛇却
了集市、朝堂,所以大家都非常奇怪。现在有人在大山、大河边发现了蛇,
山大河必潜藏着龙蛇,这是自然现象,实不足为怪。另外,山东普降大雨,虽是寻常之事,但时间持续过长,恐怕民间有冤情,应当重新审理官司,或许可以顺从天意。而且邪不压正,只要修炼
德就可以使灾害自然消失。”唐太宗觉得此话有理,于是就派使者到灾区赈济灾民,采用宽大为怀的政策重新审理官司,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近来见人议论,认为上天呈现吉祥的征兆是好的事情,频频上表庆贺。而我认为,只要天下太平,家家
富足
满,即使上天没有祥瑞之兆,也可比尧、舜的清明之治了。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夷狄等少数民族又侵犯中原,纵然满街都长着芝草,苑囿中有凤来栖,这样的时代与桀、纣时又有什么差别呢?我听说后赵石勒称帝的时候,有个郡县的官员
燃连理木,煮白雉
吃,故意制造祥瑞,难
石勒就可因此被称作明君吗?另外,隋文帝最喜
祥瑞。他叫秘书监王劭穿着特异的衣服,
着奇怪的帽
,在朝堂上当着众位大臣洗手焚香,闭着
睛,
中念念有词,读《皇隋
瑞经》。我过去看到这些人为制造祥瑞之兆,觉得可笑之极。
为国君应当治理好天下,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拥
。尧、舜在位时,百姓像对待天地那样敬重他们,像对待父母那样
他们。不
什么事情,百姓都乐意去
,他们发号施令,百姓都乐意接受,这才是真正的祥瑞之兆啊。从今以后,各州府如果发现有祥瑞之兆,就不要再上报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