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南齐书 > 卷五十五(6/7)

卷五十五(6/7)

育他人却不知疲倦,乡里人们都叫他们是人师。郡中官吏来乡,没有不前去拜见他们的。永明十一年,何伯琐去世。何幼塽从小喜欢佛法,这时便剪去头发,长吃素斋,修行精深勤苦。梁朝初年去世。兄弟俩都活了八十多岁。

王文殊是吴兴郡故鄣人。父亲陷没于胡虏,王文殊想念伤,至极以至于泣血,居住在山中蔬食淡饭三十余年。太守谢满征用他为功曹,不肯任职。永明十一年,太守孔绣之上表说:“王文迭心性服膺于三教五常之礼。因为父亲陷没于胡虏之廷,所以怀抱有终身的悲痛,平时常睡草席,内心埋藏没有终极的忧虑。多年来都穿着麻衣丧服,吃蔬食淡饭以等待天命,本能的婚娶情感已经泯灭,出仕作官的想法也已冷淡。倘或降下鉴选异才的恩典,希望能给他的门闾题匾。”郁林王便下诏在他的里巷门额上题字,把他所居住的地方改名为“孝行里”

朱谦之字处光,吴郡钱唐人氏。父亲朱昭之,因学问通达而为乡里人们所称道.朱谦之年纪才几岁时,生身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朱昭之把她暂时葬在田地旁边,却被同族人朱幼方放火烧掉。朱谦之的同母姐姐暗中告诉了他,虽然当时朱谦之年岁还很小,却悲伤欲绝像守丧一样。长大以后他不结婚娶亲。永明年间,朱谦之拿刀刺杀了朱幼方,到监狱中自首。县令申灵勖申表上报,别驾孔稚珪、兼记室刘琏、司徒左西掾张融写信给刺史豫章王说:“礼制已经设置有报仇的典章,用以伸张孝义的情感;法律有禁绝相杀的条款,用以表明权宜的制度。朱谦之挥刀杀死仇敌,已经伸张了私礼;现在伸出脖子去死,又显扬了公法.如果现在仍然把他杀死,那他就成了当世的罪人;如果赦免而让他活着,那他就成了繁荣时代的孝子。杀一个罪人,并不足以弘扬法令;存活一位孝子,确实能够推广教化道德。张绪、陆澄两人,是朱谦之的同乡,应当陈述事情的来由.我张融等人和朱谦之并不认识,仅表明上述微小浅短的意见,并深深感到遣憾。”豫章王把这事告诉了齐世祖,当时吴郡太守王慈、太常张绪、尚书陆澄一齐上表评论遣事。世祖赞赏朱谦之的义气,又担心他受到报复,便派他跟随曹虎去西部州郡。将要出发时,朱幼方的儿子朱惮在津阳门伺机杀死了朱谦之,谦之的兄长朱选之又刺死了朱惮,有司上奏此事。世祖说:“这些都是义事,不须过问。”全部赦免了他们。吴兴沈颉听说这件事后叹息说:“弟弟死于孝道,兄长殉难于义气。孝亲友爱的节操,汇集到这一家了。”朱选之字处林,有志气节操,着有《辩相论》。年幼时顾欢见丫他感到非常惊奇,所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后来他官位做到江夏王的参军。

萧睿明是南兰陵氏,是领军将军蕴谌的堂祖父那一房的族兄弟.父亲萧孝孙,任左军将军。萧散明最初官职是员外殿中将军。他从小性情纯厚,侍奉双亲恭顺诚实.母亲患病,萧散明亲自祈祷,晚上连瞌睡都不打一下。及至母亲去世,他经受不住哀伤悲痛,自己也死了。永明五年,世祖颁诏说:“龙骧将军、安西中兵参军、松滋县令萧敔明,爱亲敬老之心淳朴深厚,和颜悦色奉养双亲极尽礼仪。由于母亲丧亡而哀伤过度,致使本人也遭毁灭。虽然未通达于圣教,而这种诚心值得哀怜。应加授荣誉的职衔,以褒奖善人。可追赠中书郎。”

乐颐字文德,南阳涅阳人,世代居住在南郡。年轻时就言行和顺谨慎,出仕为京府参军。父亲在郢州病死。乐颐忽然思念父亲以至于泪如雨下,所以请假回家,中途果然得到父亲死去的凶讯。乐颐就打着赤脚号啕大哭,出陶家后渚时,遇见商人,就搭乘他们的船西上,几天中粒米滴水未进。他曾经生病,因为住处与母亲仅隔一墙,所以忍耐痛楚不说,而用牙齿紧咬着棉被,以至于将被头咬碎,深恐母亲为自己的病痛哀伤。

湘州刺史王僧虔征召他为主簿,因为与他共事的同僚行为不正,所以便弃官离开。吏部郎庾杲之曾去问候他,乐颐给他准备饭食,衹不过是些干鱼腌菜而已。庾杲之说:“我不能吃这种饭菜。”乐颐的母亲听见了,便将自己平时吃的几种鱼羹拿出来招待他。庾杲之说:“您这样做人超过了茅季伟,但我并不是郭林宗。”乐颐官至郢州治中去世。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