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宜阳邑大中正,赐尉迟氏。
太祖由于陈忻连年立下大功,追赠其祖父陈昆、父亲陈兴孙均为仪同三司,陈昆为齐州刺史,陈兴孙为徐州刺史。
东魏洛州刺史独孤永业号称足智多谋,出入边界,难以揣测。
陈忻与韩雄等人常常命令间谍侦察他的动静,齐兵每次到来往往被击败。
所以独孤永业十分害怕陈忻等人,不敢再来侵犯。
孝闵帝登基,调陈忻入朝,晋封伯爵,随即又晋封许昌县公,食邑增加一千户。
武成元年(559),授熊州刺史,食邑增至二千六百户。
又与开府敕勒庆击败齐国将领王鸾嵩。
又跟随柱国陆通收复石泉城。
天和元年(566),在任上去世。
陈忻与韩雄是同一乡里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从小就互相亲爱。
他们都在边境上领兵三十余年,每次边境守卫战,他们都共同参加,如同影之随形,响之应声。
所以多次与强敌交战,而功名始终不坠。
他们虽然都武勇有力,但在箭法上,陈忻不如韩雄;在分散财物,实施恩惠,得士卒之心方面,韩雄不如陈忻。
陈忻去世那天,将士官吏承蒙他的恩德,没有人不悲痛哀伤的。
儿子陈万敌承袭爵位。
朝廷由于陈忻很得军心,就命令陈万敌率领他的部众。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
六世祖魏休,在晋朝担任鲁郡守。
永嘉年间南迁,定居江东。
父亲魏承祖,在魏景明年间,从梁国回到魏国,定居新安。
魏玄从小意气风发,有胆气谋略。
普泰年间,授奉朝请。
多次随军与梁人作战。
永安初年,以战功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魏孝武帝西迁后,东魏向北迁移,人心动乱,各有打算。
魏玄率领招募的部属,在函谷关以南举起义旗,随即跟从韦法保在关口与东魏司徒高敖曹作战。
独孤信入据洛阳后,魏玄隶属行台杨琚,防守马渚。
又与高敖曹交战。
从此多次率领乡兵,抵抗东魏。
前后十余战,都立下功劳。
在邙山之战中,大军失利,宜阳、洛州都归属东魏。
在崤关以东反抗东魏的人,都产生了不同想法。
魏玄的母亲、弟弟都在宜阳。
魏玄认为忠孝无法两全,就率领部属回到函谷关以南镇守。
太祖亲自写信慰问他,授洛阳令,封广宗县子,食邑四百户。
大统十三年(547),与开府李义孙攻克伏流城,又攻克孔城,随即与李义孙共同镇守。
不久又镇守伏流。
十四年,授帅都督、东平郡守,转任河南郡守,加大都督衔。
十六年,洛安百姓雍方隽占据郡城叛乱,率领步兵、骑兵一千人,自称行台,攻陷郡县,囚禁郡守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