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南史 > 卷七十五(4/7)

卷七十五(4/7)

时人以爲有先觉。齐武帝敕爲 立馆。

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康孙缅爲寻阳太 守,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俄而渔父至,神韵萧 洒,垂纶长啸,缅甚异之。乃问:“有鱼卖乎?”渔父笑而答 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邪?”缅益怪焉。遂褰裳涉水,谓 曰:“窃观先生有道者也,终朝鼓枻,良亦劳止。吾闻黄金白 璧,重利也,驷马高盖,荣势也。今方王道文明,守在海外, 隐鳞之士,靡然向风。子胡不赞缉熙之美,何晦用其若是也? “渔父曰:“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乃歌曰:“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相忘爲乐,贪饵吞鈎。非 夷非惠,聊以忘忧。”于是悠然鼓棹而去。

缅字伯绪,太子仆兴曾之子也。有学义,宋明帝甚知之。 位尚书左丞,东中郎司马。

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唐人也。高祖含,始平太守。父逿, 征虏参军。 伯

玉少有隐操,寡欲。年十八,父爲之昏。妇入前门,伯 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 在山三十馀年,隔绝人物。王僧达爲吴郡,苦礼致之,伯玉不 得已,停郡信宿,才交数言而退。甯朔将军丘珍孙与僧达书曰: “闻褚先生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 有年载矣。自非折节好贤,何以致之。昔文举栖冶城,安道入 昌门,于兹而三焉。却粒之士,餐霞之人,乃可暂致,不宜久 羁。君当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望其还策之日,暂纡清尘, 亦愿助爲譬说。”僧达答曰:“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古之逸 人,或留虑儿女,或使华阴成市,而此子索然,唯朋松石,介 于孤峰绝岭者,积数十载。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比谈讨 芝桂,借访荔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知君欲见之,辄当 申譬。”

宋孝建二年,散骑常侍乐询行风俗,表荐伯玉,加徵聘本 州议曹从事,不就。齐高帝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礼迎遣, 又辞疾。上不欲违其志,敕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建元元 年卒,年八十六。伯玉常居一楼上,仍葬楼所。孔珪从其受道 法,爲于馆侧立碑。

顾欢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人也。家世寒贱,父祖 并爲农夫,欢独好学。年六七岁,知推六甲。家贫,父使田中 驱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稻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 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及长,笃志不倦。闻吴兴东迁邵玄 之能传五经文句,假爲书师,从之受业。同郡顾顗之临县,见 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焉。年二十馀,更从豫 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

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不仕。于剡天 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 辄执书恸泣,由是受学者废蓼莪篇,不复讲焉。

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好黄、 老,通解阴阳书,爲数术多效验。初以元嘉中出都,寄住东府。 忽题柱云“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因东归。后元凶弑逆,是 其年月日也。

弟子鲍灵绶门前有一株树,大十馀围,上有精魅,数见影。 欢印树,树即枯死。山阴白石村多邪病,村人告诉求哀,欢往 村中爲讲老子,规地作狱。有顷,见狐狸鼋鼍自入狱中者甚多, 即命杀之。病者皆愈。又有病邪者问欢,欢曰:“家有何书? “答曰:“唯有孝经而已。”欢曰:“可取仲尼居置病人枕边 恭敬之,自差也。”而后病者果愈。后人问其故,答曰:“善 禳恶,正胜邪,此病者所以差也。”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