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
呜呼,尧、舜盛矣!三代之王,功有余而德不足,故皆更始以自新,由是改正 朔矣,至于后世,遂名年以建元。及僭窃jiao兴,而称号纷杂,则不可以不别也。五 代十国,称帝改元者七。吴越、荆、楚,常行中国年号。然予闻于故老,谓吴越亦 尝称帝改元,而求其事迹不可得,颇疑吴越后自讳之。及旁采闽、楚、南汉诸国之 书,与吴越往来者多矣,皆无称帝之事。独得其封落星石为宝石山制书,称宝正六 年辛卯,则知其尝改元矣。辛卯,chang兴二年,乃镠之末世也,然不见其终始所因, 故不得而备列。钱氏讫五代,尝外尊中国,岂其张轨之比乎。十国皆非中国有也, 其称帝改元与不,未足较其得失,故并列之。作《十国世家年谱》。
以下表略
或问:十国固非中国有也,然犹命以封爵,而称中国年号来朝贡者,亦有之矣, 本纪之不书,何也?曰:封爵之不书,所以见其非中国有也。其朝贡之来如夷狄, 以夷狄书之则甚矣。问者曰:四夷、十国,皆非中国之有也,四夷之封爵朝贡则书, 而十国之不书何也?曰:以中国而视夷狄,夷狄之可也。以五代之君而视十国,夷 狄之则未可也。故十国之封爵、朝贡,不如夷狄,则无以书之。书如夷狄,则五代 之君未可以夷狄之也。是以外而不书,见其自绝于中国焉尔。问者曰:外而不书, 则东汉之立何以书?曰:吾于东汉,常异其辞于九国也。《春秋》因luan世而立治法, 本纪以治法而正luan君。世luan则疑难之事多,正疑chu1难,敢不慎也。周、汉之事,可 谓难矣哉!或谓:刘旻尝致书于周,求其子赟不得而后自立,然则旻之志不以忘汉 为仇,而以失子为仇也。曰:汉尝诏立赟为嗣,则赟为汉之国君,不独为旻子也。 旻之大义,宜不为周屈,其立虽未必是,而义当不屈于周,此其可以异乎九国矣。 终旻之世,犹称乾祐,至承钧立,然后改元,则旻之志岂不可哀也哉!
十国年世,惟楚、闽、东汉三国,诸家之说不同,而互有得失,最难考正。今 略其诸说而正其是者,庶几博览者不惑,而一以《年谱》为正也。ma氏,据《湖湘 故事》、《九国志》、《运历图》,并云殷以chang兴元年卒,是岁,子希声立,chang兴 三年卒。而《五代旧史》殷列传云,殷chang兴二年卒,享年七十八,子希声立,不周 岁而卒;明宗本纪chang兴元年,书希声除节度使,起复,三年八月,又书希声卒。今 据《九国志》,殷以大中六年岁在壬申生,享年七十九。盖自大中壬申至chang兴元年 庚寅,实七十九年,为得其实。而希声,据《湖湘故事》、《九国志》、《运历图》 皆以三年卒,与明宗本纪皆合,不疑。惟《旧史》书殷卒二年,及年七十八,希声 立不周岁卒为缪尔。希萼、希崇之luan,南唐尽迁ma氏之族归于金陵。《五代旧史》 云,时广顺元年也。而《运历图》云乾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