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广南东、西路宣谕明橐言:
观州初为宜州富仁监,大观间,帅臣王祖招纳文、兰州,都巡检刘惟忠谓得文、兰不若取南丹之利,因诬其州莫公佞阻文、兰不令纳土,为公佞罪,惟忠遂禽杀公佞。帅司奏其功,乃改南丹为观州,命惟忠守之。公佞之死,人以为冤。其弟公晟结溪峒图报复,连岁攻围,惟忠中伤死,继以黄璘代守。璘度不能支,辞疾告罢,以岑利疆代之。黄忱复建议,
增筑
峰砦于富仁监侧,为观声援。会朝廷罢新边,遂请以
峰砦为观州,设知州一人、兵职官二人、曹官一人、指使砦保官七人,吏额五十人,厢禁军、土丁、家丁又千余人。岁费钱一万二千九百余贯、米八千八百一十七石有奇。州无税租
籍,皆仰给邻郡。飞挽涉险阻,或遇蛮寇设伏,
发毒矢,中人辄死。人畏贼,率委弃
路,纵然达州,縻费亦不可胜计。昔为富仁监时,不闻有警,惟是边吏
以刺探为功,故时时称警急,因以为利,遂
存而不废也。比年
籍日削,民多
离,或转
溪
,公私困弊为甚。
平、观二州本王、
峰二砦,
广右西偏,旧常无虞。崇宁、大观间,边臣启衅,奏请置州拓境,
不
,如平、从、允、孚、
、观、溪、驯、叙、乐、隆、兑等十有二州,属之黔南,其官吏军兵请给费用,悉由内郡,于是
然,莫能支吾。政和间,朝廷始悟其非,罢之。或者谓平州为西南重镇,兼制王江、从、允等州及湖南之武冈军、湖北之靖州、桂州之桑江峒猺,观州则控制南丹、陆家砦、茆滩十
及白崖诸蛮,以故二州独不废。臣自历边,即乞罢平、观者,前后非一。内摄官吴芾尝充经略司准备
当,颇得其详。
平州初隶州,亦羁縻州峒也。旧通湖北渠
军,置
江砦及文村、临溪、浔江堡,后以地隔生蛮,遂废。崇宁间,复隶
。王
砦地接王江,更为怀远军,后更为平州;更吉州为从州、王江为允州;并隶黔南。政和二年,复废。边吏黄忱、李坦诳其帅臣程邻,乞存平州,设知州一人、兵职官二人、曹官一人,县令簿二人,提举溪峒公事;本州
界都同巡检二人,五砦堡监官指挥十人,吏额百人,禁军、土丁千人。岁费钱一万四千四百一十八贯六百文、米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五石有奇。州无租赋
籍,转运司岁移桂、
、象、柳之粟以给之
问致寇状,而宜州但以饥为言,故朝廷赐粟二万石以安辑之。已而守臣王奇战死,事闻,乃诏知沅州谢麟、带御械和斌经制溪
,发在京骁骑两营及江南、福建将兵三千五百人,以听师期。明年,世念等遂与诸蛮峒首领族类四千五百人
降。以世念为内殿承制,承想、光仲等十人各拜官。崇宁二年,其酋蒙光有者复啸聚为寇,经略司遣将官黄忱等击却之。大观二年,遂以三州一镇
六万一千来上。诏以知
州程邻往黔南路抚谕,官吏推恩有差。至和后,又有
州属蛮大丘峒首领杨光朝请内附,又有杨克端等百三人来归,皆纳之。
绍兴初,监察御史明橐言:"湖南边郡及二广之地,旧置溪峒归明官,比年浸广其员,及诸州措置隘砦,阙人把拓,又令押兵夫,素不习知法令,率贪婪无厌。况
押又皆乡民,甚为边患,遭困苦折辱者往往无所赴诉。议者
俾帅臣籍其姓名,每三年一迁易,如州县官故事。或云止循旧添差,并罢
押兵夫,宜令二广、湖南帅臣
置适宜,无启边祸,以害远人。"诏下其议。三年,安化蛮蒙全剑等八百人劫普议砦,火其屋宇,广西帅臣遣县砦将佐发兵讨平之。
唐末,诸酋分据其地,自为刺史。宋兴,始通中国,奉正朔,修职贡。间有桀黠贪利或疆吏失于抚御,往往聚而为寇,抄掠边。朝廷禽兽畜之,务在羁縻,不
治也。熙宁间,以章惇察访经制蛮事,诸溪峒相继纳土,愿为王民,始创城砦,比之内地。元祐初,诸蛮复叛,朝廷方务休息,乃诏谕湖南、北及广西路并免追讨,废堡砦,弃五溪诸郡县。崇宁间,复议开边,于是安化上三州及思广诸峒蛮夷,皆愿纳土输贡赋,及令广西招纳左、右江四百五十余峒。寻以议者言,以为招致熟蕃非便,乃诏悉废所置州郡,复祖宗之旧焉。
诸蛮族类不一,大抵依阻山谷,并林木为居,椎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言语侏离,衣服斒斓。畏鬼神,喜祀。刻木为契,不能相君长,以财力雄
。每忿怒则推刃同气,加兵父
间,复仇怨不顾死。
腰弓矢,匿草中
人,得
酒则释然矣。亲戚比邻,指授相卖。父
别业,父贫则质
于
,去禽兽无几。其族铸铜为大鼓,初成,悬
中,置酒以召同类,争以金银为大钗叩鼓,去则以钗遗主人。相攻击,鸣鼓以集众,号有鼓者为"都老",众推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