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才又与地方摆平衡,答应由中央政府给那些蒙古族自治组织一钱,又在地方税收中分一定比例给他们。而德王他们就自己开了什么王公大会,自己搞了个内蒙古的概念
来,以示与北方那个“伪蒙古国”的区别(这时,我国政府没有承认过那个蒙古国)。为了表示他们的组织有政府的样
,德王还在这自治组织的名字上搞
样,想叫成省啊政府啊这样的东西,不过德
望重的云王等蒙古贵族同意了中央代表的“自治委员会“这样的名字,德王表示不满意,但也无力反对。德王这个发起这些名堂的人,最终混了个“自治委员会”的秘书长。
就以德王这样的“民族主义分”、蒙古贵族为例,他也取了汉名,还取了字,叫什么“希贤”(这样的汉
,应该是不知
这个贤字是什么意思的吧?)。更别说一般的百姓了,当时很多蒙古族的人已经没有觉得自己与汉族有什么区别了。像有名的伪军将领、汉
李守信,就是蒙古族人,好像没有人说他是“蒙
”的吧?
这个秘书长想把蒙古族的人领导起来,去与伪蒙古国合并的想法,得到云王等人的一致反对。这不是反祖国?投靠赤的伪蒙古,这不是要当汉
?
“枪杆里面
政权”德王也知
枪杆
的重要
,就要抓武装,而蒋中才也就提供给他一
武
。德王抓了多少武装?当时一般每个旗也都有一
武装的,像内地省份的护村队、民团差不多,属于群众自发武装。蒙古族人少,一个旗一般有这么几十个人的武装,护村队嘛,加上还要打一下狼什么的。
有人说,这儿应该说是“蒙”吧?不对,这儿就是叫汉
。这个时空,并没有特别
调民族,在绥远等各民族混居的地方,蒙、汉等通婚的也很多,就算是完全是蒙古族血统的人,取个汉人的名字,以后全家就算是汉人的也有。而有的汉人,到那儿,甚至更北的地方
生意、放牧、生活,给自己取个蒙古族名字,穿上蒙古袍,也没有说他是冒充蒙古族而怎么样的(这与另一时空,为了得到更
的副
补助费,或者
考时能得到加分政策,而通过关系把自己
改为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完全不是一会事),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
乡随俗罢了。
这个蒙古族自治组织有了冲突。这可能就是蒋中才想要达到的目的?
而德王得到蒋中才的支持后,他这个旗的队伍扩大了几倍,有一百几十人。但这人他肯定是不满足的,于是,在冯大帅在最后吃败仗、要倒台的时候,德王看中时机,给了冯大帅一刀,劫下了罗苏提供给冯打内战的一批武
。当时有不少罗苏给冯大帅的武
是从蒙古那儿运下来的,经过了德王他们的地盘。所以德王就以他的一百几十人
队劫下了运输队。如果是冯大帅还有实力的时候,他敢这么
,肯定是自己找死了。但这德王是看准了冯大帅这次难以再起来了,才果断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