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攻击皇后的。皇帝听后便发大脾气,下令夺去海寿一切职务,回家乡接受禁锢。不久,皇上又恢复脱脱的相位,其弟也先帖木儿也恢复御史大夫职务。又谪太平于陕西,加贪赃罪于韩嘉纳,奴儿干受杖刑后流放致死。别儿怯不花罢官后出居于般阳。秃满迭儿从中书右丞出京为四川右丞,也被诬告有罪,在中途被处死。其后,哈麻又被召用,而脱脱兄弟更对他感恩戴德。
十二年八月,哈麻拜中书添设右丞。明年正月,正除右丞。时脱脱方信任汝中柏,将他由郎中升为参议中书。自平章政事以下人等,见汝议事,都只能唯唯听命。独哈麻性情刚决,有想法就和汝辩论,几次辩论都不得统一。这样,汝中柏就在脱脱面前说哈麻的坏话。八月,使哈麻出任宣政院使,位居第三,哈麻由是深恨脱脱。
起初,哈麻曾暗中引见西天僧,向皇帝推荐运气之术以讨好皇帝,皇帝学着做,称为“演揲儿法”所谓“演揲儿”,译成汉语,便是“大喜乐”的意思。哈麻的妹婿集贤学士秃鲁帖木儿,也因而有宠于帝。与老的沙、八郎、答剌马吉的、波迪哇儿。。等十人,俱号“倚纳”秃鲁帖木儿性情奸狡,得到皇帝的欢心,言听计从。他也将西蕃僧伽瞞真推荐给皇帝。伽瞞真善于“秘密法”,对帝说:“陛下虽有万乘之尊,富有四海,也不过只保有这一辈而已,但人生的这一辈能有多久呢?所以,应当接受这种秘密大喜乐禅定。”皇帝又学了。此法也称“双修法”“演揲法”和“秘密”,都是房中术。帝乃下诏书任西天僧为司徒,任西蕃僧为大元国师,这些和尚的徒弟,皆强取民间女子,或四人、或三人贡献给皇上,称之为“供养”于是皇帝每日从事其法,广取民间妇女,惟淫戏取乐是务。又选采女为十六天魔舞。八郎是帝之诸弟,与其他的号称“倚纳”的人都在皇帝面前纵情放荡,甚至男女裸体集于一处,称其所居之室为“皆即兀该”,译成汉语,即“事事无碍”君臣淫乐,群僧出入宫廷,无所禁忌,丑声秽行,著闻于宫廷之外。虽市井之人,也不堪入耳。皇太子年事日长,对秃鲁帖木儿的所为深感厌恶,很想把他们赶走,但又办不到。
十四年秋,脱脱领大军讨高邮,哈麻乘机复入中书为平章政事。脱脱出师时,以汝中柏为治书侍御史,以便辅助也先帖木儿。汝中柏多次说应该排除哈麻,否则必为后患。也先帖木儿不听。此事给哈麻知道了,恐怕终究不能自保,于是便向皇后奇氏说:“皇太子虽已立了,但册宝和祭郊庙之礼的仪式之所以没有举行,是脱脱兄弟的意思。”皇后颇相信这些话。哈麻又与汪家奴之子桑哥实里、也先帖木儿的门客明理明古等人在皇太子面前说脱脱兄弟的坏话。恰好也先帖木儿患病居家,于是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领会哈麻的暗示,奏劾也先帖木儿的罪恶,向皇上连上三本,帝始同意所请,下令收御史台印,并令也先帖木儿出都门听旨。遂以知枢密院事汪家奴为御史大夫。不久,又下诏书列举脱脱长时间劳师费财之罪,当即在军中夺了他的军权,将他安置在淮安。接着,脱脱和也先帖木儿都被贬逐致死,他们的家财、人口没官,并以也先帖木儿的部分赐给哈麻。
十五年四月,雪雪由知枢密院事拜御史大夫。五月,哈麻遂拜中书左丞相。国家大权,尽归其兄弟之手了。
明年二月,哈麻既为相,自以为从前向皇上进献蕃僧是可耻之事,便对自己的父亲秃鲁说:“我兄弟位居宰辅,应该引导人主走正道,今秃鲁帖木儿专媚上以淫亵,天下士大夫必讥笑我,我将有什么面目见人?以后,我将除掉秃鲁帖木儿。现在皇上日趋昏暗,何以治天下?今皇太子年长,聪明过人,不如立皇太子为帝而奉皇上为太上皇。”其妹闻知后,归告其夫。秃鲁帖木儿怕皇太子为帝后必先杀自己,于是便把哈麻想立皇太子的事告诉皇上,但因不敢直说哈麻斥责淫亵之事,而改口说是“哈麻立皇太子是因为他认为皇上老了”帝听后大惊说:“我的头未白、齿未落,怎能马上就说我老了呢?”于是帝便与秃鲁帖木儿商讨如何除掉哈麻和雪雪的办法。计划妥当后,秃鲁帖木儿便藏身于尼寺中,次日,帝遣使传旨给哈麻和雪雪,叫他们不要早朝,要他们呆在家里听旨。
御史大夫搠思监便在早朝时向皇上揭发哈麻和雪雪的罪恶,皇上说:“哈麻、雪雪兄弟二人虽有罪,但他们侍奉我的时间长,且与我弟懿瞞质班皇帝实是同奶兄弟,可暂缓其罪,令其出征。”后来,中书右丞相定住、平章政事桑哥失里,又不停地弹劾哈麻与雪雪等之罪,帝便令哈麻兄弟出城受诏,说要安置哈麻于惠州,安置雪雪于肇州。等到要动身时,又都以杖打死。哈麻死后,没收了他的家财。也先帖木儿被查封的宝库,当时虽已赐给哈麻,但实际哈麻并未享用,因查封时发现当时的封条未曾取掉。哈麻兄弟刚刚受到皇上强烈的宠幸,就突然被废除于外,人们都以为是皇上讨厌他暗害脱脱兄弟的原故,而不知其罪盖由于阴谋反对皇上。哈麻兄弟之死,没有人怜恤他们。
搠思监,怯烈族人,野先不花之孙,亦怜真之子。早年,性情宽厚,语言不多,都希望他能成大器。泰定初年,承袭父职为宿卫之长,为必。。赤怯薛官。至顺二年(1331),任内八府宰相。元统(1333~1334)初年,出京为福建宣慰使都元帅。在福建任职三年,政事清明,威惠甚著。后至元三年(1337),任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这是管理海运的职务,国家开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海运方面的收入。这一年,搠思监便是负责这方面的工作。由于他的措置有方,所运的三百余万石米都安全到达京师,途中没有亏损。六年,提升为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还未到任,又改为江浙行省左丞。福建盐法很久便遭到破坏,皇上下诏书要搠思监前往究察盐的私卖、盗卖及出纳之弊。他到任后,完全弄清楚了当时盐法的利弊,决心停止盐法的施行。
至正元年(1341),改为山东肃政廉访使,二年正月,转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三月,再为中政使。八月调太府卿。四年,拜中书参知政事,接着又升任右丞。六年,调任御史中丞,又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很快,再为中丞。由资政使迁宣徽使。九年,除大宗正府也可扎鲁火赤,宗王国人都称赞他办事精明果断。接着,再入中书为右丞。十年正月,升平章政事,官阶光禄大夫。十一年十一月,拜御史大夫,进阶银青荣禄大夫。十二年四月,再为中书平章,随丞相脱脱平定徐州叛乱有功,十三年,再拜御史大夫。不久,又为中书平章。
十四年九月,奉命带兵到淮南讨伐反元起义军,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流矢伤脸也不为所动。十五年,迁陕西行省平章。又召回京,拜知枢密院事。不久,再任中书平章,兼大司农分司,管理大都留守司及屯田事。有一天,入侍皇上,皇上见其脸上有箭疤,深为感慨,升他为首平章。十六年,再升御史大夫。四月,拜中书左丞相。十七年五月,进升为右丞相。十八年,加太保衔,诏封其曾祖孛鲁海为云王,祖父也先不花为瀛王,父亲亦怜真为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