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之药,都不见效。杲对诸医生说:“此病沉重了!《内经》曾说过,膀胱乃津液之府,必先气化,津液乃出。今用渗透和排泄之药而病加重,是因为气不化的缘故,启玄子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现在吃的都是阳药,只有阳而没有阴,怎能气化呢?”次日,便使服纯阴药,没等吃第二剂病便愈了。
西台萧君瑞二月中患伤寒,发高烧,医生使服白虎汤,病者面黑如墨,本症虽消失,但脉沉细,小便失禁。杲初不知用何药,诊视后便说:“这是立夏前误服白虎汤的过错。白虎汤大寒,非通经络之药,该药只能寒腑脏。不善用此药,则伤寒本病便隐于经络之间,如更以大热之药救之,以大热克大寒,则必引发别的病,这不是挽救因错服白虎汤而患他病的办法。我的治法是采用升阳通经的温药。”有人故意为难他,说:“白虎大寒,非大热不能救;你不用大热,何以能治?”杲说“:伤寒病服白虎汤后,本症隐于经络之间,阳不升则经不通,经通才能见本症伤寒,伤寒显露后,就不难治了。”杲乃用温药,萧病果如其言而愈。
魏邦彦之妻,眼睛突然生绿翳,从下而上,肿痛难忍。杲说:“翳自下而上,病从阳明而来。绿非正色,可能是肺与肾都患了病。”于是,杲用药泻肺肾的邪气,病情有好转,但后来又复发几次。李杲说“:诸脉皆与目连续,脉病则目也随之有病。此必经络不调,经不调,则目病不会好。”问之,果然如是。于是便按他的话诊治,病乃愈。
冯叔献之侄冯栎,年十五、六岁,害伤寒病,眼红,经常口渴,脉在一呼一吸间有七八次。医生想让他服“承气汤”正在熬药时,杲适从外来,听冯讲病情及用药处方,大惊:“几乎杀死此儿了。《内经》有言:‘在脉的方面,脉搏快速则常为热症,缓慢则常为寒症。’今脉在一呼一吸间至七八次,是极热也。《会要大论》说‘:病有脉顺而病反者,是什么原故呢?脉至而顺,按之不鼓胀,各种实热的阳症都是这样。’此转而为虚寒的阳症。因其热是寒起作用的缘故,故今用姜及附子等热性药物,采用治寒症的办法来医治。”药未就时病者的指甲变色,顿时服八两,马上出汗而病愈了。
还有陕西帅郭巨济,患偏枯病,两个脚指头紧靠足底,不能伸直。杲用长针刺骨曲处,深至骨而不知痛,出黑血一二升。又刺六七次,服药三月,病乃愈。裴择之妻患寒热病,既喘且咳,月经不至已数年。医者一般使服蛤蚧、桂、附子等药,杲不以为然,他认为,此病是寒为热所包,治以温剂则过热,不唯无益,而且有害。若投以寒血之药,则经便通了。后来果然是这样。杲治病的办法,很多都是这样。当时的人皆视为神医。其所著之书,今多流传于世。
孙威,浑源人。年幼时沉着勇猛,思想敏锐。金朝贞。。年间,应募为兵,以骁勇闻名。及自云中归附蒙古,蒙古守帅表授孙威为义军千户,随军攻潞州,破凤翔,皆有战功。威又善于制护身之甲,曾精心用蹄筋和鸟毛的根制成铠甲献给太宗。太宗亲自箭射,不能穿破此甲,十分喜悦,特赐威名也可兀兰,还赐佩金符,授顺天、安平、怀州、河南、平阳诸路工匠都总管。孙威随太宗攻。。、乾等地时,勇往直前,不避矢石。帝安慰他说:“你即使不自爱,难道还能不为我的甲胄着想而去冒死吗?”因而询问诸将中穿有威的铠甲的人说“:你们知道你们爱重的东西吗?”诸将的回答,都不合帝意。太宗乃说“:能保卫你们而为我国家立功的,难道不是威所制的铠甲吗?你们都不提此事,是何缘故?”又以锦衣赐孙威。威每次随帝出征,恐民众横遭杀戮,便常以搜聚工匠为名,使百姓都能得以活命。太宗十二年(1240)逝世,时五十八岁。至大二年(1309),赠中奉大夫、武备院使、神川郡公,谥忠惠。
威之子孙拱,为监察御史,后继为顺天、安平、怀州、河南等路甲匠都总管,聪明如其父,曾制造铠甲二百八十件献上。至元十一年(1274),另又制造叠盾。其制法,打开则为盾,收起来则合而便于携带。世祖因见此物是古所未有的,是一大发明,故赐以币帛。丞相伯颜南征时,因甲和头盔不足,世祖下诏要诸路集中匠民分制。拱统帅顺天、河间的甲匠,提前完成任务。而且样子都呈虎豹异兽的形状,制法各不相同,但都能合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