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不均;不怕人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
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
呢!”孔
说:“天下有
的时候,制作礼乐和
兵打仗都由天
作主决定;天下无
的时候,制作礼乐和
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
,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
,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孔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
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
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孔说:“有益的喜好有三
,有害的喜好有三
。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
别人的好
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
闲游,喜
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
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
。’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
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
理,听了关于礼的
理,又听了君
不偏
自己儿
的
理。”
孔说:“侍奉在君
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
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
的脸
而贸然说话;这是瞎
。”
孔说:“有益的
友有三
,有害的
友有三
。同正直的人
友,同诚信的人
友,同见闻广博的人
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
的人
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
朋友,同惯于
言巧语的人
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说:“君
有三
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
的迷恋;等到
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齐景公有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
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说:“君
有九
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
,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孔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
孙也衰微了。”
孔说:“君
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
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
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孔说:“生来就知
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
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
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国君的妻,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