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论语 > 宪问篇(2/3)

宪问篇(2/3)

公叔文的家臣僎和文一同了卫国的大夫。孔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路说:“齐桓公杀了公纠,召忽自杀以殉,但仲却没有自杀。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原宪问孔什么是可耻。孔说:“国家有官拿俸禄;国家无,还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到仁了吧?”孔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到了仁,那我就不知了。”孔说:“士如果留恋家的安逸生活,就不士了。”

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译文

张曰:“《书》云,‘宗谅,三年不言。’何谓也?”曰:“何必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原壤夷俟,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贡问:“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纠,他不能为公纠殉死,反而了齐桓公的宰相。”孔说:“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如果没有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呀。”

说:“孟公绰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讲到卫灵公的无,季康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说:“国家有,要正言正行;国家无,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有人问产是个怎样的人。孔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西。孔说:“他呀!他呀!”又问仲。孔说:“他是个有才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说:“原来这样,难真是这样吗?”

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到的。”

说:“有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说:“他,能不为他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的人。孔说:“如果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生命,长久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的人。”

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则厉,浅则揭。”曰:“果哉!末之难矣。”

说:“君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路问君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阙党童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速成者也。”

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意见,外羽加以修饰,由产作最后修改。”

适问孔:“羿善于箭,奡善于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没有回答,南去后,孔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呀!这个人真尊重德。”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