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率将领的办法,是务必要争取英雄的归心。把禄位赏赐给有功的人,使众人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与众人追求的目标相同,这个目标没有不实现的;与众人憎恨的敌人相同,这个敌人没有不完的。国治家安,是由于得到了人心;国亡家破,是由于失去了人心。因为所有的人,都愿意实现自己的志向。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军谶》曰:“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
;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
,卜其
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
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百里,无一年之
;二百里,无二年之
;三百里,无三年之
,是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军谶》曰:“枝叶大,比周居势;卑贱陵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所以说,没有不贪好胜的,却很少有人掌握刚柔
弱这个幽
微的
理。如果能掌握这个
理,也就可以保
了。圣
《军谶》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弱相虏;莫适禁御,延及君
,国受其咎。”
财,则不禁;内顾,则士卒
。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军谶》曰:“将谋
密,士众
一,攻敌
疾。”将谋密,则
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将谋
,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
营,则众
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军谶》曰:“宗聚
,无位而尊,威无不震;葛藟相连,
德立恩,夺在位权;侵侮下民,国内哗喧,臣蔽不言;是谓
。”
译文
故主察异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贤,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
,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军谶》曰:“群吏朋党,各所亲;招举
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
源。”
译文及注释
《军谶》曰:“上行,则下急刻;赋敛重数,刑罚无极,民相残贼;是谓亡国。”
《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官;是谓盗端。”
《军谶》曰:“世世作,侵盗县官,
退求便,委曲
文,以危其君;是谓国
。”
《军谶》曰:“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其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事的本末没有显示
来之前,一般人是难以认识其本质的。天地运行的玄妙规律,可以通过万
的变化表现
来。敌我双方的形势也是变化无常的,必须
据敌情的变化而制定不同的方略。在形势没有发展成熟之前不要贸然行事,一旦时机成熟,便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就可以百战百胜,辅佐君王取威定霸、一统天下、安定四方了。这样谋划的人,便可以
帝王的老师了。
《军谶》曰:“善善不,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军谶》说:柔的能制服刚的,弱的能制服的。柔是一
德,刚是一
祸害。弱小者容易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大者易于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有时候要用柔,有时候要用刚,有时候要示弱,有时候要用
。应该把这四者结合起来,
据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运用的恰如其分。
《军谶》曰:“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壅
主聪;各阿所以,令主失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