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飘飘扬扬地洒落在草坪上、花圃里和皇宫的琉璃瓦上。虽然气温有点儿偏低,但天皇睦仁仍旧与平日一样,漫步在御花园的甬路上。花坛中金菊盛开,如果不是有这么多烦心的事情,他一定又会吟诵上一首咏菊唱秋的诗,但此时此刻他却丝毫也提不起这样的雅兴。
两千年来,无论是天平时期、藤原时期,还是镰仓时期,大和民族一直卷缩在几个岛屿上,不得伸展。历史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插手高丽的机会,却被中国唐高宗的水军打得落花流水。又过了将近一千年,丰臣秀吉向外扩张,却又被朝鲜海军统帅李舜臣和中国明朝的联军击败。如今历史再次给了大和民族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竟又横空出现了冯华、邢亮和一个更加难缠的义勇军。
难道在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代价之后,大日本帝国仍旧要落得一个铩羽而归、毫无所得的结果吗?而失去了这次机会,大和民族不知道还要再等多久才能摆脱这贫瘠海岛的束缚与羁绊!整整一个上午,天皇睦仁的思绪都在围绕着这个问题旋转着、纠缠着…
“陛下,菊花节的仪式就要开始了,皇太子夫妇以及一干皇室成员、王公大臣们都在等着您呢!”侍从武官长轻声地提醒着陷入沉思之中的天皇。
从恍然中猛地惊醒过来,明治天皇微微摇了摇头,似乎要以此将那些恼人的烦心事从心中驱走。定了定心神,他再次恢复了自己的威仪:“嗯,通知他们,菊花节拜谒仪式暨菊花酒会将如期在南广场及紫宸殿举行,我会准时参加的!”
公元1896年的菊花节终于在紧张、茫然和萧杀的气氛中来临了,拜谒天皇的场面也一如既往的宏大、隆重。中午十二点,八名身穿淡雅和服的宫女迈着小碎步款款走出宫门,分列在月台两侧。接着,明治天皇身着陆海军大元帅服,胸前缀着菊花大勋章、腰际挎着元帅佩刀,手持玉串,在八名身穿黑色扈从服的侍从武官的簇拥下出现在紫宸殿的月台上。他扬起戴着白丝手套的右手,向臣僚们致意,在一片虔诚、狂热的欢呼声中,踏着铺在台阶上的红地毯,拾阶而下。这是他第二次身穿大元帅服出席菊节拜谒仪式。自去岁与清国开战以来,作为帝国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睦仁就脱下了传统的黄栌染御服,换上了杀气腾腾的戎装,在日本国内掀起了战争的喧嚣。
军乐队奏起了“君之代”皇太子嘉仁和太子妃九条节子率领小松亲王、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日本皇室、公卿贵族乃至政府要员、陆海军首脑毕恭毕敬地向正襟危坐的天皇鞠躬行礼,军人们的佩刀发出刺耳的叮当声。天皇的例行讲话中丝毫没有提到这场战争,这在开战以来是绝对罕见的。拜谒仪式异常平静,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却因为战争的不利,明显缺乏自信和热情。
正式的拜谒结束后,开始进行传统的民间击鼓舞蹈。在浑厚的螺号声中,一排带着草笠的男子边敲着直径一米的大鼓,边唱着关西的民间小调。在悠扬的三味弦伴奏下,年轻的舞女身着艳丽的和服,头戴缀有菊花花环的斗笠,手持团扇翩翩起舞…
刚刚奉调回国,就任外务省次官的前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似是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歌舞表演,心中却是一片百无聊赖:战争都已经打成这个模样了,谁还有心思看这些东西!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就算给国人一种歌舞升平的假象,还不是一样没法应对这些难以逾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