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友,
得到便是圣人;行止坐卧,说得着便是好诗。余尝过桥下,则船篷便有须臾之黑,上山转几个弯,则路便峻。徐诜若秀才有句云:“犬吠知逢市,篷
识过桥。”又云:“但觉路几曲,不知
渐
。”“只因新
绿,愈觉夕
红。”徐《阻风燕
矶》云:“隔涧归来踏浅沙,森森古木
啼鸦。野人问我居何
,笑指孤篷即是家。”刘曾咏《雪》云:“塔
松尖消也未,呼童先为
门看。”皆
前实事,而何以人不能
耶?
金载羹、聚升昆季,俱有清才。载羹《燕》云:“呢喃似说绿杨晴,双剪参差拂
轻。衔得海棠
垒,画梁红雨落无声。”聚升《
烟》云:“舟向小溪浮,横空练不收。人喧知近岸,橹响辨行舟。鸟去栖何
?萤飞
远
。须臾烟灭后,明镜一
秋。”《晚起》云:“菜市声喧眠最稳,饼师叫过日将西。小童已报黄粱熟,倦倚藜床听鸟啼。”一名忠鼎,一名忠萃。
二十四
陈明经捷,字书,文简公
弟也。《五溪》云:“几家帘影人沽月,一路铃声
踏冰。”颇能得其师承。
青吴文简公名襄,字七云。《锡老堂诗集》,半多应制之作。其佳者,如:《雨
庵》云:“黄
应笑客,白发未还家。”《送徐澄斋
使琉球》云:“嗣王册命今三锡,使者才名第一
。”《金山》云:“海气笼天横北固,江涛卷雪走东洋。”
同年徐芷亭方伯《荆州怀古》云:“英雄争战几时休,镇天开楚上游。月夜与谁游赤
?江山从古重荆州。帆樯影带巫
雨,草树声
鄂渚愁。凭吊兴亡已陈迹,严城画角动人愁。”此诗通首雄伟,而选《越风》者,改第四句为:“伯图何
问孙刘?”是
金成铁矣。余尝谓: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徐之原句是立,改句是卧:识者辨之。
余与鳌沧来好,尝许寄其曾祖于襄勤公诗来,而至今未到。余于《白山诗选》中,得其《登万寿阁》云:“古寺荒凉草木平,十年人到倍伤情。满城黄叶飞秋
,虚阁寒涛
红粉能诗者多,青衣能诗者最少。近江宁陈方伯有侍者陈鹏,投诗求见。《端午》云:“羁游当令节,随俗采兰芽。铸尽平生错,飘零何家?
看松雨细,醉倚竹风斜。
艾儿时事,而今两鬓华。”又:“残蝉过雨急,疏磬度风迟。”亦五言佳句。询其踪迹,故是旧家
弟。字仪
,号宾来,武昌人也。
一十六
梦谢山侍郎诗亦奇伟,惜多累句。由中年殂谢,未尽其才故也。惟《广武原》一首最佳。词云;“秋广武原,日落断云奔。天地一龙斗,风尘千里昏。平沙生朔气,残垒驻征魂。拨
寻遗迹,荒郊战骨存。”
二十二
二十
二十八
真州太常卿施朝斡,字铁如,与余有世谊。自幼诗,熟
《文选》,于汉、魏源
,最为淹贯。《闻曲》云:“琵琶弦急对秋清,弹
关山离别情。借问黄河东去
:几时
尽断
声?”真唐人
调也。余尤
其《倚枕》诗,有“平世受凡才”五字,真乃包括“十七史”试观三国、南北朝人才,略差一筹,立形优拙。何也?用人之际,那容滥竽?不比太平时,尸位者多也。又有句云:“山
清音自幽独,英雄末路即文章。”
铁冶亭侍郎选《长白山诗》,皆满洲已故之人,命余校勘。余摘其句之佳者,如:国《伊犁》云:“举
惟有日,过此便无关。”观补亭保《路行》云:“云气常随
,秋声半在山。”冥心契
妙,谢客养苔痕。”福增格云:“
崖
减,废寺夕
多。”伊福讷云“落叶聚空巷,饥乌投远林。”寨音布云:“风定树犹怒,日
霜尚飞。”鄂文端云:“山果随风坠,秋
叶开。”“一杖立斜日,满园飞落
。”皆妙。
二十五
二十九
二十七
二十三
—十八
丽川方伯《和青丘〈梅
诗〉》九首,《诗话》第二卷中,仅载数联。今见全璧,为再录二首,云:“枝
何
认轻痕,霜亦
神雪亦温。一径晓风寻旧梦,半林寒月失孤村。
情
镂冰为句,离恨应敲玉作魂。寄语溪桥桥上客,莫从香里误柴门。”“
额谁教
汉
,冻云合
路难通。朦胧斜照月疑路,
擎来雪又空。无梦不随
去,有香只在此山中。松间竹外谁知己?地老天荒玉一丛。”谢蕴山观察《
梅》诗风调,亦与奇公相埒。词云:“修得多生到此
,不分山墅与官衙。惜
如命恒支俸,
树成围便是家。香
都空寒彻骨,栽培要厚玉生芽。他年留作甘棠
,何用诗笼
上纱?”
余幼作《无题》诗云:“泪珠洗面将毫染,诗句焚灰和酒吞。”胡稚威见而赏之曰:“此少年颇有诗胆。”余自笑二句皆凿空:首句用李后主事,尚可拉扯:至次句,则全是杜撰矣。不料今年偶翻张《妆楼记》载:姚月华女
慕杨达之诗,读数过,便烧灰和酒吞之,谓之“款中散”又,
应贞女梦裂书而
之,每
一
,则文
一变。杨
源序其集曰《遗芳》。方知用典,竟有无心而暗合者。
一十七
二十六
冶亭侍郎,典试江南,先有人抄其两绝句来,云:“镇日丹铅笑未遑,书生习气总荒唐。文字债
番应,客到时闲客去忙。”“不信烟霞癖已成,闲游到
结鸥盟。同行尽
山中好,多少山人喜
城。”后冶亭
场,于开门放
菜时,即托监临以诗幅见寄。佳句如:“
落鱼龙依岸近,天
星斗上船红。”秋悬野
明沙觜,天纵江声到石
。”愁里逢
惊老至,中年得女当儿看。”俱妙。
姜西溟老而未遇,揆叙《送行》云:“青衫难作还乡客,白发偏欺下第人。”姚启圣尚书《述怀》云:“千里波涛孤枕上,万家饥溺梦魂中。”一悲一壮。
有医者扇上画李铁拐,求刘霞裳题。刘调之曰:“星冠霞佩踏云行,足跛犹嫌路不平。修到神仙无妙药,世间何觅医生?”
一十九
二十一
,摘其尤佳者,如:“人从涧底行,步步踏泉脉。岩同狻猊蹲,怒攫人
。幸凭腰脚健,浑忘衣履
。虽非
冬时,仿佛飞残雪。”末署“沃洲外史陆以诚题”余归后访之,方知新昌教官也。悔过新昌,竟未一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