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
调瑟。圣人者,应时权变,见形施宜,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论世立法,随时举事。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古相返也,时务异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圣人法之可观也,其所以作法不可原也,其言可听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三皇五帝轻天下,细万
,齐死生,同变化,抱
推诚,以镜万
之情,上与
为友,下与化为人。今
学其
,不得清明,玄圣守其法籍,行其宪令,必不能以为治矣。
文问政。老
曰:御之以
,养之以德,无示以贤,无加以力,损而执一,无
可利,无见可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无矜无伐,御之以
则民附,养之以德则民服,无示以贤则民足,无加以力则民朴
文问圣智。老
曰:闻而知之,圣也,见而知之,智也。圣人尝闻祸福所生而择其
,智者尝见祸福成形而择其行,圣人知天
吉凶,故知祸福所生,智者先见成形,故知祸福之门。闻未生圣也,先见成形智也,无闻见者,愚迷。
老曰:释
而任智者危,弃数而用才者困,故守分循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成者非所为,得者非所求,
者有受而无取,
者有授而无与,因
而生,因秋而杀,所生不德,所杀不怨,则几于
矣。文
问曰:王者得其
心,为之奈何?老
曰:若江海即是也“淡兮无味,用之不既”,先小而后大。“夫
上人者,必以其言下之,
先人者,必以其
后之”,天下必效其
,
其仁义,而无苛气“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众不害,天下乐推而不厌,”虽绝国殊俗,蜎飞蠕动,莫不亲,无之而不通,无往而不遂“故为天下贵。”
文问曰:王
有几?老
曰:一而已矣。
德行,命也,故生遭命而后能行,命得时而后能明,必有其世而后有其人。
文曰:古有以
王者,有以兵王者,何其一也?曰:以
王者德也,以兵王者亦德也。用兵有五:有义兵,有应兵,有忿兵,有贪兵,有骄兵。诛暴救弱谓之义,敌来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谓之应,争小故不胜其心谓之忿,利人土地,
人财货谓之贪,恃其国家之大,矜其人民之众,
见贤于敌国者谓之骄。义兵王,应兵胜,恣兵败,贪兵死,骄兵灭,此天
也。
老曰:民有
所同行,有法所同守,义不能相固,威不能相必,故立君以一之。君执一即治,无常即
,君
者,非所以有为也,所以无为也,智者不以德为事,勇者不以力为暴,仁者不以位为惠,可谓一矣。一也者,无适之
也,万
之本也。君数易法,国数易君,人以其位达其好憎,下之任惧不可胜理,故君失一,其
甚于无君也,君必执一而后能群矣。
老曰:君好义则信时而任己,秉智而用惠,
博智浅,以浅赡博,未之有也。独任其智,失必多矣,好智,穷术也,好勇,危亡之
也,好与则无定分,上之分不定,则下之望无息,若多敛则与民为仇,少取而多与,其数无有,故好与,来怨之
也。由是观之,财不足任,
术可因明矣。
文问曰:古之王者,以
邪天下,为之奈何?老
曰:执一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天下大
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一者,见小也,小故能成其大也,无为者,守静也,守静能为天下正,
大,满而不溢,居
,贵而无骄,
大不溢,盈而不亏,居上不骄,
而不危,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也,
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富贵不离其
,禄及
孙,古之王
其于此矣。